温性中药列表/24
|
- 羊皮
- 羊肉
- 羊乳
- 羊山刺
- 羊肾
- 羊胎
- 羊外肾
- 羊心
- 羊靥
- 羊脂
- 羊踯躅根
- 阳起石
- 阳遂足
- 杨梅
- 杨梅根
- 杨梅核仁
- 杨梅树皮
- 杨梅叶
- 洋虫
- 洋地黄
- 洋金花
- 洋鸭
- 腰子草
- 咬人狗
- 药茴香
- 药芹菜根
- 椰子
- 椰子油
- 野槟榔
- 野茶辣
- 野葱
- 野大豆
- 野颠茄
- 野丁香
- 野鹅脚板
- 野高粱
- 野桂皮
- 野海椒
- 野核桃仁
- 野厚朴
- 野花椒
- 野花椒皮
- 野花椒叶
- 野黄皮
- 野藿香
- 野鸡草
- 野绿麻
- 野绿麻根
- 野麦子
- 野蘑菇
- 野茉莉
- 野木瓜
- 野木鱼
- 野漆树叶
- 野茄树
- 野三七
- 野苏麻
- 野豌豆
- 野香茅
- 野鸦椿
- 野鸦椿皮
- 野鸦椿叶
- 野鸦椿子
- 野油麻
- 野芋实
- 野猪外肾
- 叶下花
- 叶子花
- 夜合花
- 夜来香
- 一朵云叶
- 一颗血
- 一味药根
- 一叶荻
- 一叶萩
- 一枝蒿
- 衣鱼
- 宜梧
- 宜梧叶
- 饴糖
- 鮧鱼
- 苡芭菊
- 异木患
- 益智
- 益智仁
- 翼核果
- 阴香
- 阴香根
- 阴香皮
- 阴香叶
- 阴阳枫
- 茵芋
- 荫风轮
- 淫羊藿
- 淫羊藿根
- 银粉背蕨
- 银灰旋花
- 银老梅
- 银线草
- 银线草根
- 下一页


别名:白石、石生、羊起石、阳石、起阳石
味性:咸;温。
归经:肾经。
主治:温肾壮阳。主肾阳虚衰;腰膝冷痹;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症瘕崩漏。阳起石(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阳起石
- 《中药大辞典》阳起石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阳起石
- 《本草纲目》阳起石
- 《本草备要》阳起石
- 《本草乘雅半偈》阳起石
- 《本草崇原》阳起石
- 《本草从新》阳起石
- 《本草撮要》阳起石
- 《本草分经》阳起石
- 《本草经集注》阳起石
- 《本草求真》阳起石
- 《本草图经》阳起石
- 《本草新编》阳起石
- 《本草衍义》阳起石
- 《本草易读》阳起石
- 《本草择要纲目》阳起石
- 《本草择要纲目》阳起石
- 《本经逢原》阳起石
- 《得配本草》阳起石
- 《雷公炮制药性解》阳起石
- 《名医别录》阳起石
- 《神农本草经》阳起石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阳起石
- 《中药炮制》阳起石
- 《吴普本草》阳起石
- 《新修本草》阳起石
- 《药性切用》阳起石
- 《玉楸药解》阳起石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阳起石
- 《证类本草》阳起石
- 《中药学》阳起石
- 《千金翼方》阳起石
- 《医学入门》阳起石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树梅、珠红、朹子、圣生梅、白蒂梅、朱红、机子、椴梅、山杨梅
味性:甘酸,温。
归经:入肺、胃经。
主治: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杨梅(图)

别名:曼陀罗、羊惊花、山茄花、风茄花、枫茄花、醉仙桃、大麻子花、广东闹羊花、大喇叭花、金盘托荔枝、假荔枝、曼陀罗花、押不芦、胡茄花、大闹杨花、马兰花、洋大麻子花、关东大麻子花、虎茄花、风麻花、酒醉花、曼罗花、蔓陀罗花、千叶蔓陀罗花、层台蔓陀罗花、佛花、天茄弥陀花、大嗽叭花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平喘止咳,镇痛,解痉。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洋金花(图)
别名:软柏木、大苦木、假吴萸、鱼胆木、假茶辣、鱼苦胆、山黄皮、老鸦饭、亚洛轻、石岩青、亚罗青、野胡椒、抱鸡婆、老鸦树、罗汉香、白酒药、野白腊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祛风化湿;行气止痛。主感冒发热;疟疾;痢疾;脘腹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烫伤;皮炎;外伤出血。野茶辣

别名:癫茄、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红癫茄、黄贡茄、鬼茄、竻丁茄、红果丁茄、丁茄、颠茄、红颠茄、地茄、狗桔、刺茄、洋海茄、刺天茄
味性:苦辛,温。
主治:镇咳平喘,散瘀止痛。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痛,风湿痛,瘰疬,寒性脓疡,跌打损伤。野颠茄
别名:木香柴、野白果树、山白果
味性:辛,温。
主治:花:清火。主治喉痛,牙痛。干花2~3钱,加香圆刺3~4钱,水煎取汁,炖鸭一只同服。;虫瘿、叶、果:祛风除湿,用虫瘿内白粉状物,叶及果共研末,烧烟熏患处。野茉莉



别名:那蘑、牛藤、五爪金龙、假荔枝、绕绕藤、乌藤、八月挪、沙藤、鸭脚莲、土牛藤、木通七、七叶莲、拉藤、鹅掌藤、木莲、牛娘头刺、大耕绳、五月拿藤、拿藤
味性:甘;性温。
归经:心;肾经。
主治:祛风和络;活血止痛;利尿消肿。主风湿痹痛;胃、肠道及胆道疾患之疼痛;三叉神经痛;跌打损伤;痛经;小便不利;水肿。野木瓜
别名:土烟叶、假烟叶、山烟草、臭烟、臭鹏木、洗碗叶、茄树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止痛,解毒,收敛。根:胃痛,腹痛,骨折,跌打损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叶:外用治痈疖肿毒,皮肤溃疡,外伤出血。野茄树
别名:鸡眼睛、鸡眼椒、淡椿子、狗椿子、鸡肫子、乌眼睛、开口椒、鸡肾果、小山辣子、山海椒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温中理气,消肿止痛。治胃痛,寒疝,泻痢。脱肛,子宫下垂,睾丸肿痛。野鸦椿子

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狗舌条、八颗叶下珠、山帚条条
味性:辛苦,温。
主治:活血舒筋,健脾益肾。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偏瘫,阳痿,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一叶荻
别名:小粒蒿、横子、粉条、老鼠牙、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狗舌条、八颗叶下珠、山帚条条、狗杏条、花帚条、山扫条、老米饮、假金柑藤、大鲤鱼泻子、金柑、花扫条、孩儿拳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活血;益肾强筋。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阳痿;小儿疳积;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一叶萩
别名:蜈蚣草、乱头发、一支蒿、飞天蜈蚣、羽衣草、千条蜈蚣、锯草、新疆一枝蒿、鹿角蒿
味性:辛苦,微温。
归经:入心、肝,肺三经。
主治: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一枝蒿
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
味性:苦;酸;微温。
主治:祛风活血;健脾益肾。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劳倦乏力;盗汗;遗精;白带。宜梧

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刚前、仙灵毗、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铜丝草、铁打杵、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桂鱼风、铁铧口、铁耙头、鲫鱼风、羊藿叶、乏力草、鸡爪莲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淫羊藿(图)
- 《中国药典》淫羊藿
- 《中药大辞典》淫羊藿
- 《中华本草》淫羊藿
- 《本草备要》淫羊藿
- 《本草便读》淫羊藿
- 《本草乘雅半偈》淫羊藿
- 《本草崇原》淫羊藿
- 《本草从新》淫羊藿
- 《本草撮要》淫羊藿
- 《本草分经》淫羊藿
- 《本草分经》淫羊藿
- 《本草害利》淫羊藿
- 《本草害利》淫羊藿
- 《本草经解》淫羊藿
- 《本草经集注》淫羊藿
- 《本草蒙筌》淫羊藿
- 《本草求真》淫羊藿
- 《本草图经》淫羊藿
- 《本草新编》淫羊藿
- 《本草易读》淫羊藿
- 《本草择要纲目》淫羊藿
- 《得配本草》淫羊藿
- 《滇南本草》淫羊藿
- 《雷公炮炙论》淫羊藿
- 《雷公炮制药性解》淫羊藿
- 《名医别录》淫羊藿
- 《神农本草经》淫羊藿
- 《中药炮制》淫羊藿
- 《吴普本草》淫羊藿
- 《新修本草》淫羊藿
- 《药笼小品》淫羊藿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淫羊藿
- 《证类本草》淫羊藿
- 《中药学》淫羊藿
- 《千金翼方》淫羊藿
- 《冯氏锦囊秘录》淫羊藿
- 《医学入门》淫羊藿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鬼督邮、独摇草、鬼独摇草、鬼都邮、四大天王、四叶金、四叶对、四叶草、四块瓦、灯笼花、分叶芹、苏叶蒿、山油菜、杨梅草、胡艽眼、四大金刚、四季香、四匹瓦、四代草、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七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风痒,跌打,痈肿疮疖。银线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