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18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栾樨

别名:格杂树

味性:味甘;性微温。

主治:暖胃去积;软件坚散结;祛风除湿。主小儿食积;瘿瘤痰核;风湿骨痛。栾樨

卵叶贝母

别名:有瓜石斛、卜谢恣罗玛切瓦

味性:甘淡,凉。

主治:滋阴养胃,生津,除烦,止渴。治热病伤津,病后虚弱,结核病潮热,盗汗,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遗精,腰酸无力,痔疮。卵叶贝母

卵叶贝母兰

别名:有瓜石斛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滋阴益肾,养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潮热,盗汗,遗精,腰酸无力,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卵叶贝母兰

轮叶铃子香

味性:味苦;甘;性寒。

主治:清肝明目。主角膜炎。轮叶铃子香

轮叶马先蒿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益气生津;养心安神。主气血不足;体虚多汗;多悸怔忡。轮叶马先蒿

罗布麻
罗布麻罗布麻

别名:吉吉麻、泽漆麻、缸花草、野茶、罗布欢的尔、羊肚拉角、红花草、茶叶花、红麻、披针叶茶叶花、小花野麻、野茶叶、草本夹竹桃、小花罗布麻、红柳子、泽漆棵、盐柳、野柳树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平肝;利水消肿。主高血压;眩晕;头痛;心悸;失眠;水肿尿水。罗布麻

罗布麻叶
罗布麻叶原生态罗布麻叶罗布麻叶

别名:红麻、茶叶花、红柳子、野麻、羊肚拉角、泽漆麻、野茶叶、红根草

味性:甘、苦,凉。

归经:归肝经。

主治:清泻肝火、平肝熄风。用于肝火炽盛之头痛眩晕、惊风抽搐。本品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罗布麻叶

罗汉果
罗汉果

别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金不换、罗汉表、裸龟巴

味性:甘,凉。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清肺润肠。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罗汉果(图)

罗汉松

别名:土杉、罗汉杉

味性:甘,微温。

主治:果:益气补中。用于心胃气痛,血虚面色萎黄。;根皮:活血止痛,杀虫。用于跌打损伤,癣。罗汉松

罗汉松根皮

味性:甘;微苦;性微温。

主治:活血祛瘀;祛风除温;杀中止痒。。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癣疾。罗汉松根皮

罗汉松实

味性:甘;性微温。

主治:行气止痛;温中补血。主胃脘疼痛;血虚面色萎黄。罗汉松实

罗勒子

别名:兰香子、光明子

味性:味甘;辛;性凉。

主治:治目赤多眵,拳毛倒睫,目翳,走马牙疳。罗勒子

罗伞草

别名:一把伞、小礼花、大含羞草、荷包草、降落伞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化痰定喘;消积利水。主哮喘;小儿疳积;水肿;淋浊。罗伞草

罗望子

别名:酸角、酸豆、罗晃子、通血图

味性:甘、酸,凉。

主治:清热解暑,消食化积。用于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便秘。罗望子

萝芒树皮

别名:山马皮、黑度度

味性:微甘;微苦;性平。

主治:益气血;强筋骨。主腹中虚痛;肢体关节酸疼;产后体虚。萝芒树皮

萝藦

别名:白环藤、奶浆藤、天浆壳、婆婆针线包、青小布、芄兰、藋、雀瓢、苦丸、熏桑、鸡肠、羊角菜、羊奶科、细丝藤、过路黄、合钵儿、婆婆针扎儿、婆婆针袋儿、羊婆奶、奶浆草、莞、省瓢、头羊角菜、野隔山消、小隔大撬、老婆筋、天鹅绒、小青布、大洋泡奶、刀口药、千层须

味性:甘辛,平。

主治:补益精气,通乳,解毒。治虚损劳伤,阳萎,带下,乳汁不通,丹毒疮肿。萝藦

萝藦子

别名:斫合子

味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心;肺;肾经。

主治:补益精气;生肌止血。主虚劳;阳萎;遗精;金疮出血。萝藦子

骡宝
骡宝

味性:甘微咸,平。

归经:心;肺;脾经。

主治:定惊解毒,清热化痰。治小儿急惊风、痰热内蕴及癫狂谵语。骡宝

螺蛳
螺蛳

别名:蜗篱、师螺、蜗蠃、蜗螺

味性:甘,寒。

归经: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水;明目。主黄疸;水肿;疮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弱障;痔疮。螺蛳

骆驼肉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气血;壮筋骨;润肌肤。主外病虚损;顽麻风痹;肌肤不泽。骆驼肉

骆驼脂

别名:驼脂、驼峰、峰子油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润燥,祛风,活血,消肿。治风疾,顽痹不仁,筋肉挛急;疮疡,肿毒;折伤。骆驼脂

落花生

别名:花生、落花参、番豆、土露子、长生果、落地松、地豆、落地生、土豆、及地果、南京豆、番果、地果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落花生

落花生油

别名:果油、花生油

味性:甘,平。

主治:滑肠下积。落花生油

落花生枝叶

别名:花生茎叶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宁神降压。主跌打损伤,痈肿疮毒,失眠,高血压。落花生枝叶

落葵
落葵

别名:藤罗菜、藤七、红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软姜子、粘藤、白虎下须、猴子七、薛葵、蘩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紫草、燕脂豆、木耳菜、藤露、紫葵、紫豆藤、软藤菜、滑腹菜、红鸡屎藤、葵、繁露、染绛子、荞菜七、篱笆菜、软姜菜

味性:甘酸,寒。

归经:入心,肝,脾,大、小肠经。

主治: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落葵

落霜红
落霜红

别名:猫秋子草、毛仔树、细叶冬青、小叶冬青、细毛全冬、疮草

味性:甘;苦;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烫伤;牙疳;疮疡溃烂;外伤出血。落霜红

落霜红根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肺;解毒;敛疮。主肺痈;烫伤;疮疡溃烂。落霜红根

麻腐

别名:胡麻腐

味性:甘,平。

主治:利肠胃,解热毒,滋益精髓,最利老人。麻腐

麻母

味性:味甘;辛;性温。

主治:补血;活血;润肠。主血虚证;月经不调;瘀血疼痛;肠燥便秘。麻母

麻油

别名:胡麻油、乌麻油、脂麻油、香油、生油、清油

味性:甘,凉。

归经:入手阳明经。

主治:润滑剂及赋形剂。内服可润肠、润肺;外用作为软膏及硬膏基质。麻油

马绊草

别名:獐毛、小獐毛、小叶芦、虾须草、马牙头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利尿,退黄。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马绊草

马雹儿

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

味性:味甘;苦;性凉。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马雹儿

马宝
马宝

别名:马粪石、马结石、鲊荅

味性:甘咸,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化痰,镇惊安神。用于癫痫,小儿抽搐,痈肿疮毒。马宝

马槟榔

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马金南、马金囊、山槟榔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清热解渴,催产。用于热病口渴,咽喉炎,恶疮肿毒,难产。马槟榔(图)

马齿

别名:马牙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脾经。

主治:镇惊熄风;解毒止痛。主小儿惊痫;疔疮痈疽;龋齿疼痛。马齿

马齿苋子

别名:马齿苋实

味性:甘;性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肝;化湿 明目。主青盲白翳;泪囊炎。马齿苋子

马刀肉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明目。主消渴;目昏;妇人劳损下血。马刀肉

马瓞儿

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老鼠拉冬瓜、老鼠拉金瓜

味性:味甘淡,性凉。

主治:治鱼口便毒,为洗药。马瓞儿

马肝

味性:味甘;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通经。主闭经。马肝

马骨

味性:甘,凉。

归经:脾;肾经。

主治:醒神;解毒敛疮。主嗜睡;头疮;耳疮;臁疮;阴疮;瘭疽。马骨

马骨节

别名:理肺散、猴背、九子不离母

味性:甘;平。

主治:润肺止咳。主肺痨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马骨节

马桂花

别名:木挂花、白当日、粗糠果、纽子果

味性:甘;酸;性平。

主治:驱虫;止泻。主绦虫病;腹痛。马桂花

马交儿
马交儿

别名:老鼠拉冬瓜、土花粉、土白蔹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咽喉肿痛,结膜炎;外用治疮疡肿毒,淋巴结结核,睾丸炎,皮肤湿疹。马交儿

马蔺
马蔺

别名:马莲、蠡实、马蔺花、旱蒲、马帚、剧草、三竖、豕首、荔、马薤、蠡草、高诱注、铁扫帚、箭杆风

味性:苦;微甘;微寒。

归经:肾;膀胱;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主喉痹;淋浊;关节痛;痛疽恶疮;金疮。马蔺

马蔺根

味性:平;甘。

归经:脾;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痹,痈疽,风湿痹痛。马蔺根

马蔺子

别名:蠡实、荔实、马楝子、马莲子、马帚子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脾;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马蔺子

马铃薯
马铃薯

别名:阳芋、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山洋芋、地蛋、洋山芋、荷兰薯、薯仔、茨仔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和胃健中;解毒消肿。主胃痛;痄肋;痈肿;湿疹;烫伤。马铃薯

马骝卵

别名:蕨薯、凤凰蛋、落地珍珠、麻雀蛋、凉水果、犸骝卵、石窝蛋、猫蛋果、蛇蛋参、雉鸡蛋

味性:甘涩,平。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治咳嗽,吐血,泄泻,痢疾,疳积,血淋,庙气。马骝卵

马鹿花

别名:小豆花、紫梗藤

味性:甘涩,平。

主治:驱虫。治蛔虫,寸白虫,小儿疳积。马鹿花

马尿烧

别名:按骨木、本巴木

味性:甘苦,平。

主治:活血,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马尿烧

马鬐膏

别名:马膏、马鬐头膏、马脂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生发;润肤;祛风。主脱发;白秃疮;皮肤皲裂;偏风口㖞僻。马鬐膏

马桑寄生

别名:菲律宾桑寄生

味性:甘;苦;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痰开窍;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精神分裂症;偏头痛;跌打损伤。马桑寄生

马蹄甲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治崩漏带下,牙疳,秃疮,疥癣,脓疱疮。马蹄甲

马心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养心安神。主健忘。马心

马鬃参

别名:补草根、小白棉、小白锦

味性:甘、苦,温。

主治:健脾附温;舒筋活络。主脾虚乏力;小儿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马鬃参

麦饭石
麦饭石

别名:长寿石、健康石、炼山石、马牙砂、豆渣石

味性:甘;温。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解毒散结;去腐生肌;除寒祛湿;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寿。主痈疽发背;痤疮;湿疹;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老年性血管硬化;肿瘤;尿路结石。麦饭石

麦斛
麦斛

别名:果上叶、石豆、一挂鱼、羊奶草、青兰、单叶石枣、鸦雀嘴、灵芝角、石杨梅、万年桃、石枣子、子上叶、瓜子莲、石龙石尾、七仙桃、小扣子兰、石蚊虫、石仙境、黄豆鞭、楼上楼、石莲子、根上子、石萸、石仙桃、鱼毙草、鸭雀嘴、石豆兰

味性:甘,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滋阴清热,化痰止咳。用于肺燥咳嗽,肺结核咯血,热病烦渴,扁桃体炎。麦斛

麦瓶草种子

味性:甘;性平。

主治:止血;催乳。主鼻衄;尿血;乳汁不下。麦瓶草种子

满树星
满树星

别名: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岗梅、养牛仔、梅叶冬青、毕解、补借、天星根、满天星、烫膏仔木

味性:微苦;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治感冒咳嗽,烧烫伤,牙痛。满树星

曼陀茄根

别名:向阳花根、天山一支龙、野洋芋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温中止痛。主脘腹疼痛;跌打损伤。曼陀茄根

蔓斑鸠菊

别名:白狗称

味性:苦、微甘,凉。

主治:清热止痛。;风湿骨痛,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痛,肠炎腹痛,慢性肝炎:根0.5~1两,水煎服。;风火牙痛:根1两,水煎含服。蔓斑鸠菊

蔓草虫豆

别名:止血草、水风草、地豆草、山地豆草、假地豆草

味性:甘、辛、淡,温。

主治:解暑利尿,止血生肌。主治伤风感冒,风湿水肿。外用治外伤出血。蔓草虫豆

蔓生百部

别名:药虱药

味性:性微温,味甘、苦。

主治:同直立百部。蔓生百部

别名:大巴尔生、马二杆、笆茅

味性:甘,平。

主治:花序:活血通经。主治月经不调,半身不遂。;根状茎:利尿,止渴。主治小便不利,热病口渴。;气笋子:调气、补肾、生津。主治妊娠呕吐,精枯阳萎。

芒根

别名:芭茅根

味性:甘;平。

主治:止咳;利尿;活血;止渴。主咳嗽;小便不利;干血痨;带下;热病口渴。芒根

芒花

别名:芭茅花

味性:甘;平。

主治:活血通经。主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不净;半身不遂。芒花

芒茎

别名:芒、杜荣、笆芒、笆茅、度芸、苫房草、创高草、白尖草

味性:甘;平。

归经: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散血。主小便不利; 虫兽咬伤。芒茎

芒气笋子

味性:甘;平。

主治:补肾;止呕。主肾虚阳痿;妊娠呕吐。芒气笋子

杧果

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庵罗果、香盖、蜜望、望果、沙果梨、檬果、芒果、罗果、蜜望子、抹猛果

味性:甘酸,凉。

归经:胃;脾;膀胱;肾经。

主治:益胃;生津;止呕;止咳。主口渴;呕吐;食少;咳嗽。杧果

杧果树皮

味性:甘;寒。

归经:心;脾经。

主治:清暑热;止血;解疮毒。主伤暑发热;疟疾;鼻衄;痈肿疔疮。杧果树皮

盲肠草

别名:鬼针草、黄花雾、玉盏载银杯、婆婆针、感冒草、豆渣草、鬼见愁、豆渣菜、狗札、细毛鬼针草、一包针、刘寄奴、跟人走、带人走、豆叉菜、杈杈草、牙金草、虾钳草、三叶婆婆针、路边针、三叉枪、一把针、引线包、金丝苦令、草鞋坪、粘身草、鬼菊菊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健脾。主时行感冒;咽喉肿痛;黄疸肝炎;暑湿吐泻;肠炎;痢疾;肠痈;小儿疳积;血虚黄肿;痔疮;蛇虫咬伤。盲肠草

猫胞衣

别名:猫胞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和胃止呕。主噎膈反胃;胃脘疼痛。猫胞衣

猫儿屎

别名:猫屎瓜、猫儿子、都哥杆、猫瓜、鸡肠子、猫屎枫、水冬瓜、羊角立、羊角子、齿果、粘连子、猫屎包、鬼指头、小苦糖、猫屎筒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清肺止咳。主风湿痹痛;肛门湿烂;阴痒;肺痨咳嗽。猫儿屎

猫儿屎果

味性:甘辛,平。

主治:润燥,治皮肤皲裂。猫儿屎果

猫肝

别名:家猫

味性:味甘;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杀虫;补虚。主痨瘵;咳喘。猫肝

猫毛草
猫毛草

别名:臭草、金丝草、肥马草、枪草

味性:甘;凉。

主治:利水通淋,清热。主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猫毛草

猫肉

别名:家猫、猫、猫狸、家狸、乌圆

味性:甘酸、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虚劳,风湿痹痛,瘰疬,恶疮,烫伤。猫肉

猫头

味性:甘,温。

主治:治瘰疬,痈疽,恶疮,痔疾。猫头

猫须草
猫须草

别名:肾茶、猫须公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清热祛湿,排石利尿。用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结石。猫须草

猫油

味性:味甘;微咸;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解毒生肌。主烧烫伤。猫油

猫爪草
猫爪草原生态猫爪草猫爪草

别名:小毛茛、猫爪儿草、三散草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肝;肺经。

主治:解毒;化痰散结。主主治瘰疬;结核;咽炎;疔疮;蛇咬伤;疟疾;偏头痛;牙痛。猫爪草

毛白杨
毛白杨

别名:白杨、笨白杨、独摇、大叶杨、响杨

味性:苦;甘;性寒。

主治:清热利湿;止咳化痰。主肝炎;痢疾;淋浊;咳嗽痰喘。毛白杨

毛瓣绿绒蒿

味性:甘、涩,寒。

主治:清肺热,除湿利尿。用于咳嗽,肺炎,肝炎,湿热水肿。毛瓣绿绒蒿

毛车藤
毛车藤

别名:酸果藤、锯子藤

味性:甘;性平。

主治:下乳。主产后乳汁不下;乳汁稀少。毛车藤

毛赪桐

别名:大叶白花灯笼、九连灯

味性:甘、淡,凉。

主治:养阴清热,宣肺豁痰,凉血止血。主治肺结核咯血,感冒高热,红白痢。毛赪桐

毛赤车

别名:羊眼草、石解骨、蔓赤车、坑兰、坑冷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扭挫伤,牙痛,带状疱疹,妇女闭经,毒蛇咬伤等。毛赤车

毛蜂子

别名:茅草箭、透骨风、结壮飘拂草

味性:甘,微寒。

归经:肺经。

主治:润肺止咳;补虚。主肺痨久咳;盗汗;体虚头晕。毛蜂子

毛鬼头伞

别名:鸡腿蘑、鬼盖

味性:甘,平。

主治:益胃,清神。并治痔疮。毛鬼头伞

毛诃子

味性:甘、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养血,调和诸药。用于各种热症,泻痢,黄水病,肝胆病,病后虚弱。毛诃子

毛节兔唇花

味性:味甘;性凉。

主治:化瘀止痛;生肌止血。主冠心病;心绞痛;溃疡病;多种出血。毛节兔唇花

毛木耳

味性:甘,平。

主治:补气血,润肺,止血。用于气虚血亏,四肢搐搦,肺虚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压病,便秘。毛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