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中医宝典App 2021-04版

甘味中药列表/2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茄花

别名:紫茄子花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敛疮;止痛;利湿。主创伤;牙痛;妇女白带过多。茄花

茄叶

味性:味甘;辛;性平。

主治:治血淋,血痢,肠风下血,痈肿,冻伤。茄叶

茄子
茄子

别名:落苏、昆仑瓜、草鳖甲、酪酥、矮瓜、吊菜子、白茄、表水茄、紫茄、黄茄、东风草、银茄、黄水茄、酱茄、糟茄、昆仑紫瓜、鸡蛋茄、卵茄

味性:甘,凉。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活血;消肿。主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溃疡。茄子

茄子根

别名:茄根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咳,收敛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慢性气管炎,水肿,久咳,久痢,白带,遗精,尿血,便血;外用治冻疮。茄子根

秦岭冷杉

别名:蒲松果、冷杉果、松梅

味性:甘,平。

主治:调经,止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崩中带下,头痛眩晕及虚弱等症。秦岭冷杉

琴唇万带兰

别名:松兰

味性:味甘;淡;性平。

主治:祛湿解毒。主风湿痹痛;疮疖。琴唇万带兰

琴叶榕
琴叶榕

别名:牛奶子树、铁牛入石、山甘草、山沉香、过山香、牛根子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理湿,和瘀通乳。治黄疸,疟疾,痛经,乳痈,腰背酸痛,跌打损伤。琴叶榕

青果
青果青果

别名:橄榄、黄榄、白榄、甘榄

味性:甘、酸,平。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青果

青海防风

别名:防风

味性:味辛;微甘;性微温。

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破伤风。青海防风

青海鸢尾子

味性:微苦;微甘;凉。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驱虫。主肠痈;蛔、蛲虫病;食物中毒泻痢。青海鸢尾子

青蒿子

味性:味甘;性凉。

主治:清热明目;杀虫。主劳热骨蒸;痢疾;恶疮;疥癣;风疹。青蒿子

青灰叶下珠
青灰叶下珠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主风湿痹痛;小儿疳积。青灰叶下珠

青荚叶茎髓

味性:味甘;淡;性平。

主治:通乳。主乳少;乳汁不畅。青荚叶茎髓

青鳞鱼
青鳞鱼

别名:青皮、柳叶鱼、青鳞、青皮子、柳叶青

味性:味甘;淡;性温。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主海蛇咬伤;缠腰火丹。青鳞鱼

青丝线

味性:甘淡,微寒。

主治:消炎,散瘀,止血,止咳。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炎,糖尿病。青丝线

青天葵

别名:天葵、独脚天葵、猪乸耳、磨地沙、珍珠叶、半边伞、坠千斤、山米子、铁帽子、小胖药、提心吊胆、独叶莲、独脚莲、青莲、珍珠草、入地珍珠、假天麻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润肺,散瘀,解毒。治肺痨,痰火咳血,瘰疬,肿毒,跌打损伤。青天葵

青通草

别名:小通草

味性:味甘;苦;性凉。

主治:清热利尿;通乳。主热淋涩痛;小便不利;乳汁不下。青通草

青桐翠木

别名:狗屎木、风筝子、青酮木、纸鹞高树、破布子

味性:微甘;辛;平。

归经:心;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主心胃气痛;泄泻腹痛。青桐翠木

青头菌

别名:青面子菌、青面子、黤面子

味性:甘;微酸;性寒。

主治:清肝明目;理气解郁。主肝热目赤;目暗不明;妇女肝郁内热;胸闷不舒。青头菌

青蛙
青蛙

别名:蛙鱼、蛙、长股、田鸡、青鸡、坐鱼、蛤鱼、哈鱼

味性:甘,凉。

归经:肺;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补虚,利水消肿。治劳热,浮肿,疳疾,水臌,噎膈,痢疾,虾蟆瘟,小儿热疮。青蛙

青羊参

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白石参、毒狗药、地藕、小白蔹、小绿羊角藤、断节参、白药、白芪、青洋参、牛尾七

味性:甘辛,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补肾,镇痉,祛风湿。治腰痛,头晕,耳呜,癫痫,风湿骨痛,荨麻疹。青羊参

青榨槭

别名:光陈子、飞故子、鸡脚手、五龙皮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消食健脾。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跌打瘀痛;泄泻;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青榨槭

箐跌打

别名:石头菜

味性:甘、苦,平。

主治:续筋接骨;散瘀消肿。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箐跌打

琼枝
琼枝

别名:石华、石花菜、石花、海菜、草珊瑚

味性:甘;咸;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肺化痰;软坚散结;解毒。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痔疮肿痛或下血;肠炎。琼枝

秋葡萄

别名:扁担藤、野葡萄

味性:甘、微涩,凉。

主治:去翳止血,生肌。主治吐血,眼翳,跌打损伤。秋葡萄

秋葡萄茎

别名:扁担藤

味性:甘;微涩;凉。

主治:去翳明目;止血生肌。主翳膜遮睛;吐血;外伤出血。秋葡萄茎

秋鼠曲草

别名:下白鼠曲草、白头翁[四川]、大叶毛鼠曲草、碎米花、白头风、火草

味性:甘、苦,凉。

主治:祛风止咳,清热利湿。用于感冒,肺热咳嗽,痢疾,淋巴结结核;外用治下肢溃疡。秋鼠曲草

楸子

味性:味酸、甘、性平。

主治:生津;消食。主口渴;食积。楸子

球花紫云英

别名:色拉[藏名]、地八角

味性:甘、苦,温。

主治:镇咳止痢,解毒利尿。球花紫云英

球穗花千斤拔

别名:咳嗽草、百咳草

味性:苦、甘,凉。

主治:止咳祛痰,清热除湿,补虚劳,壮筋骨。治咳嗽、哮喘、黄疸,风湿痹痛,疳积,百日咳,肺炎等。球穗花千斤拔

曲枝天冬

别名:毛叶天冬、霸天王、抓地龙、糙叶天冬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性腰腿痛,局部性浮肿。外用治疮疡,瘙痒症,渗出性皮肤病,各种疮疖红肿。曲枝天冬

屈头鸡

别名:树屈头鸡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清热利咽;润肺止咳。主感冒发热;咽喉疼痛;咳嗽;哮喘。屈头鸡

屈头鸡根

味性:甘;苦;温。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屈头鸡根

鸲鹆
鸲鹆

别名:寒皋、花鹆、哵哵鸟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下气降逆;解毒止血。主久嗽;呃逆;痔疮出血。鸲鹆

鸜雉

别名:翟、山雉、翟鸡、山鸡、长尾野鸡

味性:甘,平。

主治:主五脏气喘不得息,作羹臛食。鸜雉

全光菊
全光菊

味性:味甘;性寒。

主治:利湿退贡。主黄疸。全光菊

泉水

味性:甘;凉;平。

主治:益五脏;清肺胃;生津止渴;养阴利尿。主消渴;反胃;热痢;淋;小便赤涩;脾胃火邪;口燥口苦。泉水

别名:嘉宾、家雀、瓦雀、宾雀、麻禾雀、树麻雀、老家贼、只只、查母塞刀姆

味性:甘,温。

归经:肾;肺;膀胱经。

主治: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治阳虚羸瘦,阴痿,疝气,小便频数,崩漏,带下。雀(图)

雀麦(图)

别名:蘥、爵麦、蒸麦、杜姥草、牡姓草、牛星草、野麦、野小麦、野大麦、燕麦、野燕麦、山大麦、瞌睡草、山稷子

味性:甘;平。

主治:止汗;催产。主汗出不止;难产。雀麦

雀梅藤
雀梅藤

别名:刺杨梅、对节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对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龙、岩溪蓄、对节刺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降气;化痰;祛风利湿。主咳嗽;哮喘;胃痛;鹤膝风;水肿。雀梅藤

雀脑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兴阳;润肤生肌。主肾虚阳痿;耳聋;聤耳;冻疮。雀脑

雀榕根
雀榕根

味性:甘;微苦;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乳痈肿痛。雀榕根

雀榕叶

别名:漆娘舅、漆舅、白来叶、白米叶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主漆过敏;湿疹;鹅口疮。雀榕叶

雀瓮
雀瓮

别名:黄刺蛾[成虫名]、枣刺蛾、刺毛虫、洋辣子、天浆子、枣八角、躁舍、帖嘶房、雀儿饭瓮、蛓毛虫窠、棘刚子、蛄蟖房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熄风止惊;解毒消肿。主小儿惊风;脐风;癫痫;乳蛾肿痛。雀瓮

鹊

别名:干鹊、神女、飞驳鸟、喜鹊、刍尼、客鹊

味性:甘,寒。

归经:肺;脾;膀胱经。

主治:除热,消结,通淋。止渴。治石淋,胸膈疹结。消渴,鼻衄。鹊(图)

鹊豆

别名:鹊仔豆、雀仔豆、紫扁豆、黑扁豆

味性:甘、微辛,温。

主治:祛风行气,升清降浊,和中益肾。主治头风遗尿,四肢酸痛。鹊豆

蚺蛇膏

别名:蟒油、蚺蛇油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主治:祛风;解毒;清热润肤。主风毒癞疾;漏疮;冻疮;烫火伤;皮肤皲皱。蚺蛇膏

蚺蛇肉
蚺蛇肉

别名:蟒蛇、蟒、王蛇、南蛇、埋头蛇、王字蛇、琴蛇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杀虫。治风痹,瘫痪,疠风,疥癣。蚺蛇肉

人参
人参原生态人参人参

别名:棒锤、山参、园参、参叶、人衔、鬼盖、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地精、百尺杵、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棒棰、人街、玉精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入脾、肺经。

主治: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人参(图)

人参果

别名:人头七、开口箭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人参果

人参芦
人参芦

别名:竹节参、参芦

味性:甘苦,温。

归经:归胃;脾;肺经。

主治:升阳举陷。主脾虚气陷;久泻;脱肛。人参芦

人参须
人参须

味性:甘苦,平。

归经:入肺经。

主治:益气,生津,止渴。治咳嗽吐血,口渴,胃虚呕逆。人参须

人参叶
人参叶原生态人参叶人参叶

别名:参叶、人参苗

味性:苦甘,寒。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角暑清热;性津止渴。主暑热口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肺燥干咳;虚火牙痛。人参叶(图)

人头七

别名:开口箭、人参果、牛党参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补肾健脾;调经活血;解毒。主头昏失眠;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毒蛇咬伤。人头七

人指甲

别名:手爪甲、人退、筋退

味性:甘咸,平。

主治:治鼻衄,尿血,喉蛾,目生翳障,中耳炎。人指甲

忍冬藤
忍冬藤忍冬藤

别名:忍冬、银花藤、金银藤、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鹭鸶藤、忍冬草、左缠藤、忍寒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金银花杆、甜藤、右篆藤、右旋藤、二花秧、银花秧、净制忍冬藤、二花藤

味性:甘,寒。

归经:归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通络。主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忍冬藤

日照飘拂草

别名:眉毛草、地毛、牛毛草、田岸毛、牛毛毡、水虱草、筅帚草、鹅草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治暑热少尿、尿赤,胃肠炎,小腿劳伤肿痛。日照飘拂草

日中花

别名:还魂草、午时草、嘴草、禾雀舌

味性:甘;性微寒。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疮疖。日中花

别名:金线狨、猱、仰鼻猴

味性:味甘;酸;性温。

归经:大肠经。

主治:解毒消肿。主痔疾;疥疮。

绒仙人球

味性:甘;性凉。

归经:胃;脾经。

主治:散积消滞。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绒仙人球

榕树果

味性:微甘;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疖;臁疮。榕树果

榕树胶汁

味性:微甘;性平。

主治:治目翳,赤眼,瘰疬,唇疔,牛皮癣。榕树胶汁

柔软石韦

别名:石岩金、小经刀草、小石韦、毛石韦、星星草、牛舌条、大石韦、大刀草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淋。主小便不利;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柔软石韦

肉苁蓉
肉苁蓉肉苁蓉

别名:肉松蓉、纵蓉、地精、金笋、大芸、黑司令、马足、马芝、寸芸

味性:甘、咸,温。

归经:归肾;大肠经。

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肉苁蓉(图)

肉连环

别名:九子连环草、竹叶石风丹、马牙七

味性:辛、甘,温。

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散结。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瘰疬;疮毒。肉连环

肉穗草

别名:家阿麻

味性:味甘;涩;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热毒血痢;暑湿泄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吐血;疔疮肿毒;外伤红肿;毒蛇咬伤。肉穗草

乳花

别名:石花

味性:甘;温。

主治:温肾;壮骨;助阳。主筋骨痿软;腰脚冷痛;阳痿早泄。乳花

入地蜈蚣

别名:蜈蚣草、水娱蚣、倒地蜈蚣、倒麒麟、地蜈蚣、过路蜈蚣、过路鹅江、假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枪、水蜈蚣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除热,去瘀,止痛。治痨热咳嗽,痢疾,跌打内伤,瘀血疼痛。入地蜈蚣

软皮树
软皮树

别名:一朵云、白瑞香、纸用瑞香、小枸皮、雪花皮、雪花构、小拘皮、空花构、细叶密、鸡蛋树皮、麻皮树、小黑构、大八爪金龙、山辣子皮、开花矮陀陀、臭皮

味性:甘;辛;微温。

主治:祛风止痛;活血调经。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疔疮疖肿。软皮树

软枣子
软枣子

别名:软枣、猿枣、圆枣、藤瓜、藤梨果、猕猴梨、藤梨

味性:甘;微酸;微寒。

归经:胃经。

主治:滋阴清热;除烦止渴;能淋。主热病津伤或阴血不足;烦渴引饮;砂淋;石淋;维生素C缺乏症;牙龈出血;肝炎;多作滋补营养剂。软枣子

瑞香

别名:雪冻花、雪花皮、对雪开、雪地开花、雪冬花、金腰带、铁牛皮、山棉皮、暖骨凤、红总管

味性:辛,甘,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咽炎,牙痛,乳腺癌初起,跌打损伤。瑞香

瑞香根

别名:雪花皮、土狗皮、软筋木、山棉皮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脾;肝;胃经。

主治: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胃脘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瑞香根

瑞香花
瑞香花

别名:麝囊、蓬莱花、雪花、夺香花、野梦花、山梦花、雪地开花、红总管、雪冻花、雪里开花、蔓花草

味性:甘;辛;性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散结。主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风湿痛;乳房肿硬;风湿疼痛。瑞香花

箬蒂

味性:甘;苦;凉。

主治:降逆和胃;解毒。主胃热呃逆;烧烫伤。箬蒂

箬叶
箬叶

别名:辽叶、茶篰若叶

味性:甘;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衄血,下血。小便不利,喉痹,痈肿。箬叶

赛葵
赛葵

别名:黄花棉、山黄麻、大叶黄花猛、山桃仔、黄花草、火叶黄花猛、苦麻赛葵、苦麻、黄花如意、山索血、山茶心、黄花虱麻头

味性:微甘;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用于感冒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疔疮,痈肿。赛葵

三白草根

别名:三白根、塘边藕、地藕、百节藕、过塘藕、水莲藕、白莲藕、九节藕、天性草根

味性:甘辛,寒。

归经:脾;大肠;膀胱经。

主治: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三白草根

三对叶丹参

别名:小红参、小紫丹参、红根根药

味性:味苦;微甘;性温。

归经:肝;心;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益肾安神。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肾虚腰痛;阳痿;失眠;多梦;跌打损伤。三对叶丹参

三方草

别名:白郎苔、亚大苔草

味性:甘、苦,平。

主治:法风除湿。主风湿痹痛。三方草

三分丹

别名:蛇花藤

味性:甘、微辛,平。

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三分丹

三果木皮

味性:味辛;甘;性平。

主治:补气活血;解毒敛疮。主体虚乏力;心悸气短;跌打瘀肿;骨折;疮疡。三果木皮

三角叶风毛菊
三角叶风毛菊

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猪蹄叉、白紫菀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健脾消疳。主风湿痹痛;白带过多;腹泻;痢疾;小儿疳积;胃寒疼痛。三角叶风毛菊

三角叶冷水花

别名:玻璃草、油面草

味性:淡、微甘,凉。

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竹叶青)咬伤。三角叶冷水花

三铃子

别名:野豌豆、豆菜

味性:性平,味甘。

主治:补虚。治痨伤、头晕。三铃子

三面刀

别名:金丝三七、帽辫七、开喉箭、茶七

味性:味甘苦,性寒。

主治:清热,活血,解毒。治咽喉干痛,跌打,劳损,风湿腰腿痛,疖肿。三面刀

三品一枝花

别名:米洋森、地沙

味性:甘,平。

主治:健胃,消积。主治小儿疳积。三品一枝花

三七草
三七草

别名:土三七、见肿消、乳香草、奶草、泽兰、叶下红、散血草、和血丹、天青地红、破血丹、血牡丹、九头狮子草、白田七草

味性:甘,平。

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三七草

三七花
三七花

别名:田七花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生津;平肝降压。主津伤口渴;咽痛音哑;高血压病。三七花

三蕊草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补血活血。主血虚萎黄;崩漏;月经不调。三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