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的平性中药列表/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金丝刷

别名:金刷把

味性: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安神;平肝;活血;敛疮。主失眠;癫痫;眩晕;跌打损伤;水火烫伤。金丝刷

金丝藤仲

别名:银丝杜仲、嘿当杜、银光杜仲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壮腰;散瘀止痛。主肾虚腰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蛇咬伤。金丝藤仲

金挖耳根

别名:野烟头

味性:味微苦;辛;性平。

主治:治产后血气痛,水泻腹痛,牙痛,乳蛾。金挖耳根

金樱叶

别名:塘莺薳

味性:苦;平。

归经:肺;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止带。主痈肿疔疮,烫伤,痢疾,闭经,崩漏,带下,创伤出血。金樱叶

金盏菊根

味性:味微苦;性平。

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症瘕;疝气;胃寒疼痛。金盏菊根

锦线镖

别名:锦标草、金线镖、银叶委陵菜、红地榆[四川盐源]

味性:辛、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肠痈,风热声哑,痢疾。锦线镖

荩草
荩草

别名:绿竹、马耳草、马耳朵草、中亚荩草、菉竹、王刍、黄草、蓐、鸱脚莎、菉蓐草、细叶莠竹、毛竹、戾草、盭草、晋灼、蓐草、细叶秀竹

味性:苦;平。

主治:止咳定喘;杀虫解毒。主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荩草

茎花来江藤

别名:红花金银藤

味性:味微苦;性平。

主治:舒筋活络。主风湿骨痛;骨折骨折。茎花来江藤

荆三棱
荆三棱

别名:泡三棱、三棱草、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味性:辛、苦,平。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荆三棱(图)

九龙盘
九龙盘

别名:花棕叶、蛇退、棕巴叶

味性:微苦,平。

主治:健胃止痛,续骨生肌。;小儿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干根状茎5钱,水煎服。;骨折,刀枪伤。鲜品适量,捣烂敷或配方用。;风湿骨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干品2钱,千只眼5钱,糯米2钱,煮服,亦可泡酒服。九龙盘

九龙藤

别名:过岗龙、乌郎藤、乌藤、串鼻藤、燕子尾、猪蹄叉、羊蹄又、黄开口、子燕藤、五里蘑、双木蟹、夜合草、干打捶、九牛燥、五花血藤;马脚藤、飞扬藤、羊蹄风、过江龙、邬郎藤、山道藤、九龙根、五里藤、五花血藤、马脚藤、马蹄叶根

味性:苦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瘫,胃脘痛,疳积,痢疾。九龙藤

九龙藤叶

别名:燕子尾、猪蹄叉、羊蹄叉、夜合草、千打捶、马蹄叶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利尿,化瘀,理气止痛。主小便不利,腰痛,跌打损伤。九龙藤叶

九头草

别名:小九股牛、瞿麦、黄金铁、马柴胡、金柴胡、细叶独根、癞头参

味性:苦,平。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经。用于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九头草

九子不离母

别名:黄姜、叉蕊薯蓣、兴元府萆薢、黄山药、蛇头草、萆薢、白山药、次黄山药、黄姑里、饭沙子、川萆薢

味性:苦、微辛,平。

主治:祛风除湿,止痒,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皮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九子不离母

桔梗
桔梗桔梗

别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房图、荠苨、苦梗、苦桔梗、大药、卢茹、荠世纪、苦菜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桔梗(图)

橘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行气止痛。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疝气。橘根

橘核
橘核橘核

别名:橘子仁、橘子核、橘米、橘仁

味性:苦;平。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理气;散结;止痛。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痛。橘核

橘络
橘络

别名:橘丝、橘筋、橘瓤上筋膜、橘瓤上丝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通络,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胁作痛。橘络

锯锯藤
锯锯藤

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

味性:甘;辛;微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止血。锯锯藤

咖啡
咖啡

别名:咖啡豆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醒神;利尿;健胃。主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咖啡

扛板归
扛板归

别名:犁头刺藤、老虎利、雷公藤、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虎舌草、有竻犁牛草、刺酸浆、鸡眼睛草、有刺鸠饭草、拦蛇风、白竻、有刺粪箕笃、犁头藤、三角藤、蛇倒退、地葡萄、有竻犁头草、利酸浆、有竻火炭藤、大猛脚、五毒草、火轮箭、猫爪刺、蛇牙草、南蛇风、老虎刺、猫公刺、白大老鸦酸、杠板归、豆干草、酸藤、降龙草、蛇见退、水马铃、芽叶蓼、有刺犁头藤、蛇咬草、蛇王藤、串心草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小肠经。

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扛板归

扛板归根

别名:杠板归根、河白草根

味性:酸;苦;性平。

主治:解毒消肿。主对口疮;痔疮;肛瘘。扛板归根

栲栗果壳

别名:锥栗壳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除湿热。主湿热腹泻。栲栗果壳

栲栗叶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泻。主湿热泄泻。栲栗叶

榼藤

别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榼子藤、左右扭、扁龙、过岗扁龙、脊龙、扭龙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四肢麻木。榼藤

咳喘木

别名:石龙脷、竹叶凉伞

味性:苦;性平。

主治:止咳平喘。主咳嗽;哮喘。咳喘木

空桶参

别名:空洞参、空空参、啦吧花

味性:苦微辛,平。

主治:润肺止咳,调经止血,消炎,下乳。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乳汁不下,乳腺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衄血,疮疖痈肿。空桶参

空心花

别名:嫩肉木、丁药、鲫鱼胆、狗肚皮、牛屎木、黄茶、观音茶、冷饭果

味性: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接骨消肿;去腐生肌。主跌打骨折;刀伤;疔疮肿疡。空心花

空心柳

别名:马尿溲、柳叶绣线菊

味性: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利水通便,化痰止咳。主跌打损伤,关节酸痛,闭经,痛经,小便不利,大便秘结,咳嗽痰多。空心柳

孔雀草
孔雀草

别名:小万寿菊、红黄万寿菊、红黄草、小芙蓉花、藤菊、黄菊花、五瓣莲、老来红、臭菊花、孔雀菊、缎子花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风热感冒;咳嗽;百日咳;痢疾;肋腺炎;乳痈;疖肿;牙痛;口腔炎;目赤肿痛。孔雀草

苦碟子
苦碟子苦碟子

别名:苦荬菜、满天星

味性:苦、辛,平。

主治:止痛。用于头痛,牙痛,胃肠痛及中小手术后疼痛。苦碟子

苦葛根
苦葛根

别名:峨眉葛藤、苦葛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透疹;生津止渴。主感冒发热;麻疹不透;消渴;吐血;口疮。苦葛根

苦葛花

味性:性平,味辛苦。

主治:治痔疮,解酒毒。苦葛花

苦蒿

别名:克可日

味性:味辛;苦;性平微寒。

主治:祛风湿;解热毒。主风湿关节炎;痈肿疮毒。苦蒿

苦连翘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利湿。主膀胱炎;疝气;黄水疮。苦连翘

苦马豆

别名:羊尿泡、马皮泡、红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铃当草

味性:微苦,平。

主治:利尿,消肿。用于肾炎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经性水肿。苦马豆

苦荞麦

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

味性:苦,平。

主治:理气止痛,健脾利湿。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腰腿疼痛,跌打损伤。苦荞麦(图)

苦荞头

别名:荞叶七、荞麦七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治胃痛,消化不良,痢疾,劳伤,腰腿痛。苦荞头

苦绳

别名:奶浆藤、小木通、白浆藤、白浆草、通关散、中华假夜来香、中华南山藤、野泡通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消炎,通乳,利尿,除湿,止痛。主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虚咳,胃痛,风湿疼痛,痈疮疖肿。苦绳

苦树皮

别名:苦通皮、马断肠、吊杆麻、菜虫药、老虎麻、苦皮子、山熊胆、赶狗木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用于黄水疮,头癣,骨折肿痛,阴痒。苦树皮

库页悬钩子

别名:野悬钩子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肺;大肠经。

主治:解毒,止血,祛痰,消炎,治吐血,鼻血,痢疾。库页悬钩子

库页悬钩子根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肝经。

主治:收涩止血,祛风清热。主久痢,久泄,吐血,衄血,带下,支气管喘息,荨麻疹。库页悬钩子根

块茎糙苏

别名:野山药

味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解毒消肿;活血主财经。主梅毒;疮肿;月经不调。块茎糙苏

宽卵叶山蚂蝗
宽卵叶山蚂蝗

别名:假山绿豆

味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表;利湿退黄。主风热感冒;黄疸型肝炎。宽卵叶山蚂蝗

莱菔叶

别名:萝卜杆、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萝卜甲、萝卜叶、萝卜杆叶、莱菔菜、莱菔英、萝卜英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莱菔叶

兰花参

别名:土参、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娃儿草、乳浆草、蓝花参、蓝花草、拐棍参、罐罐草、蛇须草、沙参草、破石珠、鼓捶草、金线草、天蓬草、葫芦草、霸王草、一窝鸡、小绿细辛、寒草、葫芦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泻痢,刀伤。兰花参

兰竹参

别名:火烧兰、黑搜山虎、鸡嗉子花、小乌纱

味性:苦,平。

主治:理气活血,祛瘀解毒。用于咳嗽,胸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兰竹参

拦路虎

别名:喉痛药

味性:苦,平。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主主治咽喉肿痛;水肿脚气;湿热淋证;闭经;产妇乳汗不下。拦路虎

蓝桉

别名:洋草果、灰杨柳、玉树油树

味性:微辛、微苦,平。

主治: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肤消毒。蓝桉

蓝布正

别名:追风七、五气朝阳草、红心草、水杨梅、头晕药、路边黄、见肿消[陕西]

味性:辛、苦,平。

主治:镇痛,降压,调经,祛风除湿。用于高血压病,头晕头痛,月经不调,小腹痛,白带,小儿惊风,风湿腰腿痛;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蓝布正

蓝茶

别名:观音草、白牛膝、小泽兰、水牛膝、盖膝草、土苋菜、麻牛膝、辣子七、围苞草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血。;咽喉肿痛,风湿痛,打伤,瘰疬。全草3~5钱,水煎服。;腹痛,腰痛,跌打损伤,白带。根2~5钱,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外敷。蓝茶

蓝锡莎菊

别名:苦参[云南红河州]、苦参、兰锡莎菊、锡砂菊、蓝花岩参、犁头尖、犁头草

味性:苦,平。

主治:健脾和胃。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蓝锡莎菊

榄李树汁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解毒;燥湿;止痒。主鹅口疮;湿疹;皮肤瘙痒。榄李树汁

狼把草
狼把草

别名:豆渣菜、郎耶菜、乌阶、乌杷、郎耶草、小鬼叉、豆渣草、针包草、引线包、大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

味性:苦甘,平。

主治:治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毒,癣疮。狼把草(图)

狼毒
狼毒

别名:红狼毒、绵大戟、一把香、山萝卜、红火柴头花、断肠草[河北围场]、续毒、川狼毒、闷花头、热加巴、一扫光、搜山虎、药罗卜、生扯拢、断肠草、猴子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泻水逐饮;破积杀虫。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结核;疥癣。狼毒(图)

狼萁草

别名:芒萁、穿路萁、路萁子柴、筲萁子柴、鸡毛蕨、反蕨叶、蜈蚣草、冷猪窝、硬蕨萁、蕨叶草、铁郎鸡、篦子草、狼机柴、芦萁、芒、狼萁、蕨萁草、山芒

味性:苦;甘;平。

主治:止血;接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血崩;鼻衄;咳血;外伤出血;跌打骨折;热淋涩痛;白带;风疹瘙痒;疮肿;烫伤;痔瘘;蛇虫咬伤;咳嗽。狼萁草

狼尾巴花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狼尾花、血经草、铁梗将军、百日疮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狼尾巴花

廊茵

别名:红火老鸦酸草、蛇不钻、猫儿刺、南蛇草、红大老鸦酸草、石宗草、急解索、猫舌草、蛇倒退、红花蛇不过

味性:苦;酸;微辛;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和湿止痒;散瘀消肿。主痈疮疔疖;毒蛇咬伤;湿疹;黄水疮;带状疱疹;跌打损伤;愉、内痔外痔。廊茵

榔榆茎叶

味性:苦,滑,平。

主治:治疮肿,腰背酸痛,牙痛。榔榆茎叶

老白花树皮

味性:苦涩,平。

主治:收敛健胃,消炎解毒。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老白花树皮

老鹳草
老鹳草老鹳草

别名: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贯草、天罡草、五叶联、生扯拢、破铜钱、老鸹筋、五齿耙、老鸹嘴、鹌子嘴、五齿粑

味性:苦辛,平。

归经:脾;膀胱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老鹳草

老鹤草

味性:苦、为辛,平。

归经:归肝、肾、大肠经。

主治:祛除风湿。用于风湿痹痛。老鹤草

老虎俐根皮

味性:微苦;性平。

主治:健脾消疳。主小儿疳积。老虎俐根皮

老龙皮
老龙皮原生态老龙皮

别名:石龙皮、石龙衣、癞肚皮、蛇皮苔、石花、老龙七

味性:淡微苦,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消食健脾;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水肿;皮肤瘙痒;无名肿毒。老龙皮

老米酒树

别名:糯米果、碎米果、冷饭果、老米酒、老米醋

味性:果:酸、涩,平;根、叶:甘、微苦,微涩,平。

主治:果: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用于咳嗽,肺炎,百日咳。;根、叶:消肿止痛,敛疮生肌,止血止泻。根:用于肠炎,痢疾,血崩,先兆流产,荨麻疹。叶:外用治骨折,疖肿,跌打损伤,刀伤。老米酒树

老鼠耳

别名:狗脚刺、提云萆、小桃花、老鼠乌、鼠乳头、乌金藤、老鼠乳、鼠米、乌痧头、乌李楝

味性:微苦,平。

主治:治疔疮,睾丸脓肿,痔疮,烫伤。老鼠耳

老鸦柿
老鸦柿

别名:牛奶柿、丁季李、拳李、大肚老姆、颠和尚、糯米饭刺、烂糖鸡屙柿、丁香柿、苦李、月月有、枝柿、丁秀李、猴总子

味性:苦;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湿热;利肝胆;活血化瘀。主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跌打损伤。老鸦柿

簕竹

别名:车角竹、车筒竹、刺竹、大竹、水簕竹、大簕麻竹、麻竹、簕楠竹

味性:竹叶:甘,凉;竹茹:微苦,凉;竹笋:甘、酸,平。

主治:竹茹:清热利尿。;竹笋:凉血止痢,清热生津。;小儿高热,感冒风热,尿路感染,鼻衄。竹叶或竹芯0.3~1两,水煎服。;消化不良,痢疾。用竹笋1~2两,水煎服。或用竹笋水1~2两,内服。;为热呕吐,呃逆。用竹茹1~3钱,水煎服。;竹木刺入肉。用竹笋捣烂外敷。簕竹

类梧桐

别名:接骨树、梅芍秒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接骨,止血。治骨折。类梧桐

棱萼母草

别名:公母草、四方草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疾腹泻,肠炎,疖肿。棱萼母草

棱枝槲寄生

别名:枫木寄生、万寿木寄生、柿寄生、樟木寄生、梨寄生、青刚栎寄生、桑寄生

味性:性平,味苦。

主治:驱风,强壮,舒筋,清热,止咳,消炎。治肺病吐血,乳疮,腹痛。棱枝槲寄生

黎辣根

别名:梨罗根、红点秤、一扫光、铁包金、黎头根、琉璃根、土黄柏、马灵仙、癞痢柴、拿蒟、山绿篱根、黎头很、山六厘、山黄、六厘柴、苦李根

味性: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解毒。治疥疮,癣、癞,疔疮,麻风,蛔虫病。黎辣根

黎罗根

别名:拿柳、黄药、苦李根、掌牛仔、山黑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外用治疥疮,顽癣,湿疹,脓疱疮。黎罗根

味性:根:苦,寒;种仁:苦,平。

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痛,消渴,痢疾,白带。;种仁:活血祛瘀,滑肠,利水。用于跌打损伤,淤血作痛,大便燥结,浮肿。李(图)

李核仁

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

味性:苦;平。

归经:肝;肺;大肠经。

主治:祛瘀,利水,润肠。主血瘀疼痛,跌打损伤,水肿膨胀,脚气,肠燥便秘。李核仁

丽萼熊巴掌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祛风止痛;行气散寒。主风湿痹痛;腹胀痛;产后头痛。丽萼熊巴掌

丽子藤

别名:滇假夜来香、白血藤、公公藤、奶浆藤、隔山撬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安神;健脾;接骨。主神经衰弱;食欲不振;骨折。丽子藤

疬子草

别名:延叶珍珠菜、大羊古臊、蛮刀背、下延叶排草、马兰花、狮子草、白当归、黑疔草、树胡椒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喉痹;疔疮肿毒;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疬子草

栗花
栗花

别名:板栗花

味性:微苦;涩;性平。

主治:清热燥湿;止血;散结。主泄泻;痢疾;带下;便血;瘰疬;瘿瘤。栗花

栗树根

味性:微苦;性平。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调经。主疝气偏坠;牙痛;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栗树根

栗树皮

别名:栗树白皮

味性:微苦;涩;性平。

主治:治丹毒,癞疮,口疮,漆疮,打伤。栗树皮

莲衣

别名:莲皮

味性:涩;平;微苦。

归经:心;脾经。

主治:收涩止血。主吐血;衄血;下血。莲衣

凉喉茶

别名:理肺散、接骨丹

味性:辛、苦,平。

主治:润肺,止咳,接骨。用于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口腔炎;外用治骨折。凉喉茶

凉伞盖珍珠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经闭;跌打损伤。凉伞盖珍珠

两面针
两面针两面针

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两面针

两栖蓼

别名:小黄药、水荭、天蓼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利湿。用于痢疾;外用治疔疮。两栖蓼

两色瓦韦

别名:骟鸡尾、金星丹、七星花古丹

味性:微苦;平。

主治:清热利湿。主尿路感染;咽喉炎;肠胃炎;风湿疼痛;烫伤。两色瓦韦

辽东栎

别名:青冈、杠木、小叶青冈、青冈柳、柴树

味性:果:苦,微温;壳斗:涩,温;树皮及根皮:苦,平。

主治:果:健脾止泻,收敛止血。;壳斗:收敛,止血,止泻。;树皮及根皮:收敛,止泻。;主治脾虚腹泻,久痢,痔疮出血,脱肛便血,子宫出血,白带,恶疮,痈肿。辽东栎

辽东栎皮

味性:苦,平。

主治:收敛,止泻。治久痢,水泻,恶疮,痈肿。辽东栎皮

蓼子草

别名:小毛蓼、小蓼子草、红蓼子、小莲蓬、细叶一枝莲

味性:微苦;辛;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解表,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毒蛇。蓼子草

裂蹄

味性:微苦;性平。

主治:化症散结;止血止带;健脾止泻。主症瘕积聚;崩漏;带下;脾虚泄泻。裂蹄

裂叶心翼果

味性:苦;平。

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裂叶心翼果

林檎根

味性:苦;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杀虫,止渴。主蛔虫病;绦虫病;消渴。林檎根

鳞瓦韦

别名:剑刀草、镰刀草、两面刀、龙骨牌、七枝剑、大叶骨牌草、毛镰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肺止咳;健脾消疳;止痛;止血。主肺热咳嗽;头痛;腹痛;风湿痛;小儿疳积;外伤出血。鳞瓦韦

岭南杜鹃

别名:紫花杜鹃

味性:苦,平。

主治:镇咳,祛痰,平喘。用于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岭南杜鹃

柃木

别名:细叶菜、海岸柃、吹木叶、硐龙络、钓茄子、细叶茶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膀胱经。

主治:祛风清热;利水消肿;止血生肌。主风湿痹痛;腹水膨胀;发热口干;疮肿;跌打肿痛;创伤出血。柃木

菱蒂
菱蒂

味性:味微苦;性平。

主治:解毒散溃疡。主胃溃疡;疣赘。菱蒂

琉璃草果实

别名:大粘染子

味性:苦,平。

主治:收敛止泻。治小儿腹泻。琉璃草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