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的平性中药列表/1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圆叶母草

别名:小地扭、五角苓、飞疔药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主治呛咳出血。圆叶母草

鼋膏

别名:鼋脂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解毒。主风癞;恶疮;顽癣。鼋膏

月光花种子

味性:苦;辛;平。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肿痛;骨折。月光花种子

月季花叶

别名:月季叶

味性:微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消肿。治瘰疬,跌打创伤,血瘀肿痛。月季花叶

月见草油
月见草油

味性:味苦;微辛;微甘;性平。

主治:活血通络;息风平肝;消肿敛疮。主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虚风内动;小儿多动;风湿麻痛;腹痛泄泻;痛经;狐惑;疮疡;湿疹。月见草油

越橘

别名:熊果叶、红豆、牙疙疸

味性:叶:苦、涩,温;果:酸、甘,平。

主治:叶:利尿,解毒。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果:止痢。用于肠炎,痢疾。越橘

云南双盾木

别名:鸡骨柴、垂枝双盾木

味性:苦,平。

主治:散寒表汗。主治麻疹,痘毒,湿热身痒及穿踝风等症。云南双盾木

云南紫珠

味性:微苦;平。

主治:凉血止血。主吐血;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云南紫珠

云牛膝

别名:土牛膝、昆明土牛膝、拐牛膝、鸡豚草

味性:苦;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通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主腰膝疼痛;风湿痹痛;闭经;淋浊;疔疮痈肿;毒蛇蛟伤。云牛膝

云苔草

别名:偷偷还阳

味性:苦;性平。

主治:解蛇毒。主毒蛇咬伤。云苔草

枣核

味性: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解毒;敛疮。主臁疮;牙疳。枣核

皂角菌

别名:树舌、赤色老母菌、扁木灵芝、扁芝、扁蕈、白斑腐菌

味性:微苦,平。

主治:抗癌。主治食道癌。皂角菌

窄叶飘带草

别名:飘带草、菜子七、金柴胡

味性:苦微辛,平。

主治:消炎解毒,祛风止痒。治疮毒疖子。窄叶飘带草

粘人花

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野豆子、牛巴嘴、山蚂蝗、过路黄、瓦子草、山毛豆花、乌山黄檀草、满鼎糊草、长波状叶山蚂蝗

味性:微苦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泻火,活血祛瘀,敛疮。主风热目赤,胞衣不下,血瘀经闭,烧伤。粘人花

展枝唐松草

别名:歧序唐松草、坚唐松草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健胃,制酸,发汗。展枝唐松草

獐耳细辛
獐耳细辛

别名:幼肺三七

味性:味苦;性平。

主治:活血祛风;杀虫止痒。主筋骨酸痛;癣疮。獐耳细辛

柘木白皮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补肾固精,凉血,舒筋。治腰痛,遗精,咯血,呕血,跌打损伤。柘木白皮

柘树果实

别名:佳子、山荔枝、水荔枝、野荔枝、野梅子

味性:苦;性平。

主治:清热凉血;舒筋活络。主跌打损伤。柘树果实

浙皖粗筒苣苔

别名:华东佛、肚苣苔、岩青菜

味性:微苦,平。

主治: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毒。主治小儿惊风,感冒头痛,筋骨酸痛;外治痈,无名肿毒,外耳渗出性湿疹。浙皖粗筒苣苔

针刺铁仔

味性:苦;酸;性平。

主治:驱虫。主绦虫病。针刺铁仔

针筒线

别名:心胆草、柳叶菜、小对经草

味性:苦、微甘,平。

主治:全草:活血,调经,止痢。用于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便血,痢疾,并有安胎之效。;种毛:止血。外用治刀伤出血。针筒线

珍珠风

别名:珍珠柳、鱼子、漆大白、鲤鱼下子、珠子树、爆竹树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活血通经,祛风胜湿。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瘀血腹痛,外感风寒,风湿疼痛。珍珠风

蜘蛛果

别名:肉算盘、山荸荠、沙参、红果参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益气,祛瘀,止痛。用于气虚乏力,跌打损伤。蜘蛛果

蜘蛛果茎叶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益气补虚;被动瘀止血;散结止痛。主肺劳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瘰疬;疝气。蜘蛛果茎叶

枳根皮

味性:苦;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敛血;止痛。主痔疮;便血;齿痛。枳根皮

雉子筵根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止血。主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的出血。雉子筵根

中国繁缕

别名:鸦雀子窝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乳痈;肠痈;疖肿;跌打损伤;产后瘀痛;风湿骨痛;牙痛。中国繁缕

中华石楠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主风湿痹痛;能虎肢膝酸软,头风头痛;跌打损伤。中华石楠

中华水龙骨

别名:假水龙骨、鸡爪七

味性:苦;平。

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腰腿痛。中华水龙骨

中间骨牌蕨

别名:石瓜米、仙人指壳、金星蕨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益气。主脾虚食积;消化不良;小儿疳积。中间骨牌蕨

肿节风
肿节风

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九节花、九节风、竹节茶、接骨莲、观音茶、接骨木、驳节茶、鸭脚节、山牛膝、珍珠兰、九节草、野靛、学士茶、接骨丹、接骨草、铜脚灵仙、九节兰、节骨茶、竹茶

味性:苦;辛;平。

归经:归心、肝经。

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节风

肿足蕨

别名:活血草、金毛狗[河南]、黄鼠狼[贵州]、石猪鬃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祛风利湿,止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毒,外伤出血。肿足蕨

皱叶变豆菜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感冒;咽痛;口疮;疮肿;月经不调;跌打肿痛。皱叶变豆菜

茱苓草

味性:苦,平。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主治:调经活血;清热利尿。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白带;痢疾腹痛;小便不利。茱苓草

猪毛七

味性:苦;平。

主治:清利湿热;祛风。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风湿热痹。猪毛七

猪屎豆

别名:野花生、猪屎青、土沙苑子、大马铃、白猪屎豆、野苦豆、大眼兰、野黄豆草、水蓼竹、响铃草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湿热腹泻,小便淋沥,小儿疳积,乳腺炎。猪屎豆

槠子

别名:株子、苦槠子

味性:甘;苦;涩;性平。

主治:涩肠止泻;生津止渴。主泄泻;痢疾;津伤口渴;伤酒。槠子

竹节海棠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利水;解毒。主跌打损伤;半身不遂;小便不利;水肿;咽喉肿痛;疮疥;毒蛇咬伤。竹节海棠

竹叶兰
竹叶兰

别名:黄竹参、竹叶参、花竹叶菜、水竹参、绕昼兰、观音草、土三七、糯米饭草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清肺止咳;补肺益肾;调经止血。主肺热咳嗽;气虚喘咳;头晕耳鸣;骨折;吐血。竹叶兰

砖子苗

别名:玛玛机机、关子苗、三棱草、大香附子、三角草

味性:性平,味苦辛。

归经:肺经。

主治:止咳化痰,宣肺解表。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砖子苗

壮筋草

别名:假花生、马料梢、细叶马料梢、鹁鸪梢、死百活、山佛豆、木本见肿消、万年梢

味性:苦微辛,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舒筋活血。治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壮筋草

锥栗

别名:栲栗、山椎、锥子树、勒翠、桂林栲、米锥栗

味性:种子:甘,平;壳斗及叶:苦、涩,平。

主治:健胃补肾,除湿热。;种子:治肾虚,痿弱,消瘦。;壳斗及叶:治湿热,腹泻。锥栗

准噶尔鸢尾

味性:微苦;辛;平。

主治: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疮肿;跌打肿痛。准噶尔鸢尾

子楝树根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解毒止痢;止血。主痢疾;崩漏;外伤出血。子楝树根

子楝树叶
子楝树叶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理气化湿;解毒杀虫。主湿滞脘腹胀痛;痢疾;湿疹;疥癣;脚气。子楝树叶

梓树

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梓实、梓白皮

味性:果实(梓实):甘,平;皮(梓白皮):苦,寒。

主治:果实:利尿,消肿。用于浮肿,慢性肾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皮:利湿热,杀虫。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小儿头疮。梓树

紫八宝

味性:甘;涩、微苦;平。

归经:心;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敛疮;祛风镇痛;补益心肾。主疮疡痈疽;瘰疬;痔核;感冒头痛;风寒痹痛;痛风;肺炎;肺结核;心悸;虚劳;阳萎;妇女不孕;癫痫;神经障碍;便秘;虫积;食积;腱鞘炎。紫八宝

紫红鞭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痢疾;吐血;便血;崩漏。紫红鞭

紫花苣苔

别名:石豇豆、岩参、斜柱苣苔、石参

味性:苦、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燥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消化不良,腹泻,菌痢,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还可治咳血,风湿疼痛,支气管炎,哮喘,疟疾,贫血。紫花苣苔

紫藿香

别名:涩藿香

味性:辛、涩、微苦,平。

主治:清热,消炎,健脾胃。主治小儿营养不良,慢性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疮,疖,烧烫伤。紫藿香

紫荆根皮

味性:苦,平。

主治:破瘀活血。消痈解毒。紫荆根皮

紫荆果
紫荆果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止咳平喘,行气止痛。主咳嗽多痰,哮喘,心口痛。紫荆果

紫荆花
紫荆花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小肠经。

主治:清热凉血,通淋解毒。主热淋,血淋,疮疡,风湿筋骨痛。紫荆花

紫荆木
紫荆木

味性: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通淋。治妇女痛经,瘀血腹痛,淋病。紫荆木

紫荆皮
紫荆皮原生态紫荆皮紫荆皮

别名:肉红、内消、紫荆木皮、白林皮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风寒湿痹,妇女经闭、血气疼痛,喉痹,淋疾,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紫荆皮

紫荆丫

味性:性平,味苦涩。

主治:去风湿,解热毒。治风湿筋骨疼痛,涂痈疮红肿。紫荆丫

紫荆桠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主风湿痹痛;痈疽肿毒。紫荆桠

紫茉莉根
紫茉莉根

别名:入地老鼠、花粉头、水粉头、粉子头、胭脂花头、白花参、粉果根、白粉根、白粉角

味性:甘苦,平。

主治:利尿,泻热,活血散瘀。治淋浊,带下,肺劳吐血,痈疽发背,急性关节炎。紫茉莉根

紫泡

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

味性:根:苦、涩,平;果:甘、酸,微温。

主治:根:止泻痢,祛风止痛,清热利湿,消炎。;果:补肾涩精。治痢疾,腹泻,风湿关节痛,痛风,急、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小儿疳积,挫伤疼痛,湿疹,皮肤化脓感染,口腔炎,咽颊炎,牙龈炎,泌尿道结石,神经衰弱,遗精,早泄。紫泡

紫葳茎叶

别名:凌霄藤、争墙风、白狗肠、飞天蜈蚣、九重藤、大木通、木枫藤、碎骨风、搜骨同

味性:苦,平。

主治:凉血,散瘀。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手脚酸软麻木,咽喉肿痛。紫葳茎叶

紫薇

别名: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各种出血,骨折,乳腺炎,湿疹,肝炎,肝硬化腹水。紫薇

紫燕草

别名:大将军、红雪柳、红色大雪柳、雪柳、大雪柳

味性:苦,平。

主治:止血;接骨;截疾。主刀伤;骨折;疟疾。紫燕草

紫叶秋海棠

味性:味苦;性平。

主治:舒筋活络;解毒消肿。主肢体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疮疖肿毒。紫叶秋海棠

紫玉簪根

别名:红玉簪花头

味性:甘苦,平。

主治:治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血崩,带下,痈疽,瘰疬。紫玉簪根

紫珠
紫珠紫珠

别名:紫珠草、止血草、紫荆、粗糠仔、鸦鹊板、螃蟹目、雅目草、白毛柴、白奶雪草

味性:苦,平。

主治:活血,止血,除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痈疽肿毒,喉痹。紫珠(图)

紫珠叶
紫珠叶

别名: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

味性:性平,味微辛、苦。

主治:止血消炎,散瘀消肿。用于胃及十二指肠贵疡出血、外伤出血、衄血、齿龈出血、扭伤肿痛、化脓性皮肤溃疡、烧伤、流感。紫珠叶

棕板

别名:棕榈皮、棕榈木皮、棕皮

味性:性平,味苦、涩。

主治:收涩止血。棕板

棕榈花

别名:棕榈木子、棕笋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泻痢,肠风,血崩,带下,瘰疬。棕榈花

棕榈皮

别名:拼榈木皮、棕毛、棕皮、棕、拼榈、棕衣树、百页草、定海针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脾;大肠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吐血;衄血;便血;血淋;尿血;血崩;外伤出血。棕榈皮

棕榈叶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收敛止血;降血压。主吐血;劳伤;高血压病。棕榈叶

棕榈子

别名:败棕子、棕树果、败棕于

味性:苦,平。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止血;涩肠;固精。主肠同;崩漏;带下;泻痢;遗精。棕榈子

棕树根

味性:性平,味苦涩。

主治:止血,祛湿,消肿解毒。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关节痛,水肿,瘰疬,流注,跌打损伤。棕树根

棕树心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心;脾经。

主治:养心安神;收敛止血。主心悸;头昏;崩漏;脱肛;子宫脱垂。棕树心

走茎丹参

别名:乌痧草

味性:微苦,平。

主治:治痧症,蜘蛛疮。走茎丹参

醉魂藤

别名:野豇豆、老鸦花、对叶羊角扭

味性:苦;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宣壅逐湿;辟秽疗疟。主脚气麻木酸痛无力;胎毒疮疹;疟疾。醉魂藤

醉针茅

别名:药老、药草、米米蒿

味性:苦;平。

主治:消肿;止痛。主关节肿痛。醉针茅

醉针茅根

味性:苦;平。

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腮腺炎。醉针茅根

柞木根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黄疸,水肿,痢疾,肺结核咯血,瘰疬。柞木根

柞木枝

味性:味苦;性平。

主治:催产。主难产;胎死腹中。柞木枝

柞树皮

别名:柞树、橡子树、青风栎、小叶槲树、岛输尔巴姆那木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利湿,清热,解毒。治肠炎腹泻,痢疾,黄疸,痔疮。柞树皮

柞树叶

味性:微苦;涩;性平。

主治: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痈肿,痔疮。柞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