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胃经的甘味中药列表/4
|
- 人中黄
- 绒仙人球
- 软枣子
- 瑞香根
- 瑞香花
- 三七
- 沙参
- 沙枣
- 鲨鱼翅
- 鲨鱼皮
- 山扁豆
- 山矾叶
- 山茴芹
- 山麦冬
- 山银柴胡
- 山玉桂
- 山楂
- 山楂根
- 杉叶藻
- 韶子
- 蛇莓根
- 神曲
- 升麻
- 生藤
- 师实
- 蒒实
- 石耳
- 石膏
- 石斛
- 石鲫
- 石莲子
- 石链子
- 石首鱼
- 石首鱼鲞
- 石刷把
- 使君子
- 柿霜
- 手掌参
- 秫米
- 黍米
- 水案板
- 水晶鱼
- 水蕨
- 水芹
- 水蛇
- 水翁花
- 丝瓜
- 丝瓜络
- 四川苦丁茶
- 松花
- 松鼠
- 菘菜
- 菘菜子
- 苏铁叶
- 粟米
- 粟米泔汁
- 酸角
- 娑罗子
- 台湾千金藤
- 塘虱鱼
- 天花粉
- 天葵子
- 天山花楸
- 田基黄
- 田螺壳
- 甜瓜
- 甜瓜子
- 鲦鱼
- 通草
- 茼蒿
- 突厥雀
- 土茶
- 土茯苓
- 土附
- 土瓜狼毒
- 土桂皮
- 兔骨
- 兔头骨
- 娃娃拳
- 豌豆
- 望江南子
- 猬肉
- 文鳐鱼
- 蕹菜
- 莴苣
- 乌灵参
- 无花果
- 芜菁
- 梧桐子
- 五指山参
- 西瓜
- 西瓜皮
- 西河柳
- 细沙虫草
- 鰕虎鱼
- 仙人球
- 仙桃草
- 仙掌子
- 籼米
- 香菇
- 下一页

别名:软枣、猿枣、圆枣、藤瓜、藤梨果、猕猴梨、藤梨
味性:甘;微酸;微寒。
归经:胃经。
主治:滋阴清热;除烦止渴;能淋。主热病津伤或阴血不足;烦渴引饮;砂淋;石淋;维生素C缺乏症;牙龈出血;肝炎;多作滋补营养剂。软枣子

别名:麝囊、蓬莱花、雪花、夺香花、野梦花、山梦花、雪地开花、红总管、雪冻花、雪里开花、蔓花草
味性:甘;辛;性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散结。主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风湿痛;乳房肿硬;风湿疼痛。瑞香花




别名:田七、滇七、参三七、汉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田三七、田漆、人参三七;佛手山漆山漆;参三七;田七;滇三七[盘龙七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三七(图)


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知母、白沙参、苦心、识美、虎须、白参、志取、文虎、文希、羊婆奶、铃儿参、桔参、山沙参、沙獭子
味性:甘,凉。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沙参(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参
- 《中华本草》沙参
- 《本草纲目》沙参
- 《本草备要》沙参
- 《本草便读》沙参
- 《本草乘雅半偈》沙参
- 《本草崇原》沙参
- 《本草经解》沙参
- 《本草经集注》沙参
- 《本草蒙筌》沙参
- 《本草求真》沙参
- 《本草思辨录》沙参
- 《本草图经》沙参
- 《本草新编》沙参
- 《本草易读》沙参
- 《本草择要纲目》沙参
- 《本经逢原》沙参
- 《滇南本草》沙参
- 《名医别录》沙参
- 《神农本草经》沙参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沙参
- 《中药炮制》沙参
- 《汤液本草》沙参
- 《新修本草》沙参
- 《药鉴》沙参
- 《玉楸药解》沙参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沙参
- 《证类本草》沙参
- 《中药学》沙参
- 《千金翼方》沙参
- 《外科全生集》沙参
- 《冯氏锦囊秘录》沙参
- 《侣山堂类辩》沙参
- 《医学衷中参西录》沙参
- 《顾松园医镜》沙参
- 《医学入门》沙参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四味果、吉格达
味性:味酸;微甘;性凉。
归经:肺;肝;脾;胃;肾经。
主治:养肝益肾;健脾调经。主肝虚目眩;肾虚腰痛;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带下;月经不调。沙枣

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含羞草决明、梦草、挞地沙、砂子草、地柏草、假牛柑、望江南、疳草、下通草、鱼骨折、红霜石、细密梳、细柑木、蛇谷草、野通草、茫喜、蛇药、苦麦草
味性:甘,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山扁豆

别名:朹、粱梅、朹子、鼠查、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柿楂子、山里果子、茅楂、猴楂、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檕梅、柿樝子、茅樝、猴樝、野山楂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红果子、棠棣子
味性:酸甘,微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主治:消食积;化滞瘀。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山楂(图)




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周升麻、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
味性:甘辛微苦,凉。
归经:入肺、脾、胃经。
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升麻(图)
- 《中国药典》升麻
- 《中药大辞典》升麻
- 《中华本草》升麻
- 《本草纲目》升麻
- 《本草备要》升麻
- 《本草便读》升麻
- 《本草乘雅半偈》升麻
- 《本草崇原》升麻
- 《本草从新》升麻
- 《本草撮要》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分经》升麻
- 《本草害利》升麻
- 《本草经解》升麻
- 《本草经集注》升麻
- 《本草蒙筌》升麻
- 《本草求真》升麻
- 《本草图经》升麻
- 《本草新编》升麻
- 《本草易读》升麻
- 《本草择要纲目》升麻
- 《本经逢原》升麻
- 《长沙药解》升麻
- 《得配本草》升麻
- 《滇南本草》升麻
- 《雷公炮炙论》升麻
- 《雷公炮制药性解》升麻
- 《名医别录》升麻
- 《神农本草经》升麻
- 《中药炮制》升麻
- 《汤液本草》升麻
- 《吴普本草》升麻
- 《新修本草》升麻
- 《药鉴》升麻
- 《药笼小品》升麻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升麻
- 《证类本草》升麻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升麻
- 《中药学》升麻
- 《千金翼方》升麻
- 《外科全生集》升麻
- 《冯氏锦囊秘录》升麻
- 《顾松园医镜》升麻
- 《医学入门》升麻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细石、软石膏、寒水石
味性:辛甘,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石膏(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膏
- 《中药大辞典》石膏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石膏
- 《本草纲目》石膏
- 《本草备要》石膏
- 《本草便读》石膏
- 《本草乘雅半偈》石膏
- 《本草崇原》石膏
- 《本草从新》石膏
- 《本草撮要》石膏
- 《本草害利》石膏
- 《本草害利》石膏
- 《本草经解》石膏
- 《本草经集注》石膏
- 《本草蒙筌》石膏
- 《本草求真》石膏
- 《本草思辨录》石膏
- 《本草图经》石膏
- 《本草新编》石膏
- 《本草衍义》石膏
- 《本草易读》石膏
- 《本草择要纲目》石膏
- 《本经逢原》石膏
- 《长沙药解》石膏
- 《得配本草》石膏
- 《雷公炮炙论》石膏
- 《雷公炮制药性解》石膏
- 《名医别录》石膏
- 《神农本草经》石膏
- 《中药炮制》石膏
- 《汤液本草》石膏
- 《新修本草》石膏
- 《药笼小品》石膏
- 《药征》石膏
- 《玉楸药解》石膏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石膏
- 《证类本草》石膏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石膏
- 《中药学》石膏
- 《千金翼方》石膏
- 《冯氏锦囊秘录》石膏
- 《侣山堂类辩》石膏
-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
- 《顾松园医镜》石膏
- 《医学入门》石膏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吊兰[四川]、林兰、禁生、杜兰、石蓫、金钗花、千年润、黄草、吊兰花、悬竹、千年竹
味性:甘;微寒。
归经:归胃、肾经。
主治: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石斛(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斛
- 《中药大辞典》石斛
- 《中华本草》石斛
- 《本草纲目》石斛
- 《本草备要》石斛
- 《本草便读》石斛
- 《本草乘雅半偈》石斛
- 《本草崇原》石斛
- 《本草从新》石斛
- 《本草撮要》石斛
- 《本草分经》石斛
- 《本草害利》石斛
- 《本草经解》石斛
- 《本草经解》石斛
- 《本草经集注》石斛
- 《本草蒙筌》石斛
- 《本草求真》石斛
- 《本草求真》石斛
- 《本草思辨录》石斛
- 《本草图经》石斛
- 《本草衍义》石斛
- 《本草易读》石斛
- 《本草择要纲目》石斛
- 《本经逢原》石斛
- 《得配本草》石斛
- 《滇南本草》石斛
- 《雷公炮炙论》石斛
- 《雷公炮制药性解》石斛
- 《名医别录》石斛
- 《神农本草经》石斛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石斛
- 《中药炮制》石斛
- 《吴普本草》石斛
- 《新修本草》石斛
- 《药笼小品》石斛
- 《玉楸药解》石斛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石斛
- 《证类本草》石斛
- 《中药学》石斛
- 《千金翼方》石斛
- 《冯氏锦囊秘录》石斛
- 《顾松园医镜》石斛
- 《医学入门》石斛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黄花鱼、石头鱼、江鱼、黄鱼、海鱼、黄瓜鱼、鱢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肝;肾经。
主治:益气健脾;补肾;明目;止痢。主病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肾虚腰痛;水肿;视物昏花;头痛;胃痛;泻痢。石首鱼(图)


别名:留球子、留求子、史君子、五梭子、索子果、冬均子、病柑子、五棱子、君子仁、冬君子、病疳子
味性: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使君子(图)
- 《中国药典》使君子
- 《中药大辞典》使君子
- 《中华本草》使君子
- 《本草纲目》使君子
- 《本草备要》使君子
- 《本草便读》使君子
- 《本草乘雅半偈》使君子
- 《本草从新》使君子
- 《本草撮要》使君子
- 《本草分经》使君子
- 《本草害利》使君子
- 《本草经解》使君子
- 《本草蒙筌》使君子
- 《本草求真》使君子
- 《本草图经》使君子
- 《本草新编》使君子
- 《本草衍义》使君子
- 《本草易读》使君子
- 《本草择要纲目》使君子
- 《本经逢原》使君子
- 《得配本草》使君子
- 《雷公炮制药性解》使君子
- 《中药炮制》使君子
- 《药笼小品》使君子
- 《药性切用》使君子
- 《玉楸药解》使君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使君子
- 《证类本草》使君子
- 《中药学》使君子
- 《冯氏锦囊秘录》使君子
- 《顾松园医镜》使君子
- 《医学入门》使君子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天丝瓜、天罗、蛮瓜、绵瓜、布瓜、天罗瓜、鱼螆、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天络丝、天罗布瓜、虞刺、洗锅罗瓜、天罗絮、纺线、菜瓜、水瓜、缣瓜、絮瓜、砌瓜、坭瓜、鱼鲛、天骷髅
味性:甘,凉。
归经:入肝、胃经。
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丝瓜(图)

别名:白梁粟、粢米、粟谷、小米、硬粟、籼粟、谷子、寒粟、黄粟、稞子、白粱粟
味性:味甘;咸;性凉。
归经:肾;脾;胃经。
主治: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满食少;消渴;泻痢;烫火伤。粟米


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紫背天葵子、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野乌头子、鸡腿、散血珠、天葵根、紫背天葵草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疠,毒蛇咬伤。天葵子(图)

别名:地耳草、斑鸠窝、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耳挖草、小田基黄、小还魂、小蚁药、小对叶草、八金刚草、蛇细草、对叶草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田基黄
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寇脱、离南、活菟、倚商、葱草、通花、花草、通大海、五加风、宽肠、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活莌、通脱木
味性:甘淡,凉。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通草
- 《中国药典》通草
- 《中药大辞典》通草
- 《中华本草》通草
- 《本草纲目》通草
- 《本草备要》通草
- 《本草便读》通草
- 《本草乘雅半偈》通草
- 《本草从新》通草
- 《本草撮要》通草
- 《本草分经》通草
- 《本草分经》通草
- 《本草害利》通草
- 《本草经集注》通草
- 《本草蒙筌》通草
- 《本草求真》通草
- 《本草图经》通草
- 《本草择要纲目》通草
- 《本经逢原》通草
- 《长沙药解》通草
- 《得配本草》通草
- 《海药本草》通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通草
- 《名医别录》通草
- 《神农本草经》通草
- 《食疗本草》通草
- 《汤液本草》通草
- 《吴普本草》通草
- 《新修本草》通草
- 《药鉴》通草
- 《药笼小品》通草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通草
- 《证类本草》通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通草
- 《中药学》通草
- 《千金翼方》通草
- 《顾松园医镜》通草
- 《医学入门》通草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革禹余粮、刺猪苓、过山龙、硬饭、仙遗粮、土萆薢、冷饭团、山猪粪、山地栗、过冈龙、山牛、冷饭头、山归来、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狗老薯、饭闭根、硬饭头薯、土苓、山遗粮、狗朗头、尖光头、草禹余粮、过冈尤、饭团根、山硬硬、白葜、连饭、红土苓、山奇良
味性:甘淡;平。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土茯苓(图)
别名:土肉桂、假桂皮、小粘药、山肉桂
味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祛风散寒;温经适血;止痛。主风寒痹痛;腰痛;经闭;痛经;跌打肿痛;胃脘寒痛;腹痛;虚寒泄泻外用治外伤出血;蛇咬伤。土桂皮

别名:扁担杆子、麻糖果、拗山皮、棉筋条、山络麻、狗糜子、孩儿拳头、串果崽子、狗肾子、夹板子、月亮皮、葛荆麻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治脾虚食少,胸痞腹胀,妇女崩带,小儿疳积。娃娃拳
别名:槐豆、野鸡子豆、金角子、金角儿、江南豆、水爪豆、风寒豆、黄豇豆、金花豹子、金豆子、羊角豆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清肝,健胃,通便,解毒。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痢疾,便秘,痈肿疔毒。望江南子


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阿驲、阿驿、底珍、天生子、优昙钵、蜜果、文仙果、品仙果、挣桃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果:润肺止咳,清热润肠。用于咳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根、叶:肠炎,腹泻;外用治痈肿。无花果(图)

别名:葑、须、薞芜、荛、大芥、蔓菁、葑苁、芥、九英菘、九英蔓菁、诸葛菜、台菜、鸡毛菜、大头菜、狗头芥、蕵芜、五美菜
味性:苦辛甘,平。
归经:心;肺;脾;胃经。
主治:消食下气,解毒消肿。主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疮痈肿。芜菁(图)
别名:鲨、蛇、吹沙、沙沟鱼、沙鳁、叼浪鱼、沙竹、光鱼、油光鱼、舵、重唇、呵浪鱼
味性:甘咸,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温中益气;补肾壮阳。主虚寒腹痛;胃痛;疳积;消化不良;阳痿;遗精;早泄;小便淋沥。鰕虎鱼
别名:蚊母草、水蓑衣、英桃草、小头红、蟠桃草、接骨仙桃、无风自动草、接骨草、小伤力草、小虫草、地胡椒、病疳草、八卦仙桃草、旱仙桃草、小将军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胃;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仙桃草


别名:冬菇、菊花菇、香蕈、合蕈、台蕈、台菌、雷惊蕈、戴沙、石蕈、椎蕈、香信、香纹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扶正补虚;健脾开胃;祛风透疹;化痰理气;解毒;抗癌。主正气衰弱;神倦乏力;纳呆;消化不良;贫血;佝偻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肝炎;盗汗;小便不禁;水肿;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毒菇中毒;肿瘤。香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