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肝经的寒性中药列表/5
|
- 射尿(虫另)
- 肾萼金腰
- 肾子藤
- 十大功劳根
- 十大功劳叶
- 石胆草
- 石花菜
- 石决明
- 石栗叶
- 石栗子
- 石龙刍根
- 石龙胆
- 石米
- 石脑油
- 石蕊
- 石上瓜子菜
- 石蟹
- 鼠胆
- 树头发
- 水红花子
- 水红袍
- 水胡满
- 水胡满根
- 水牛角
- 水牛角浓缩粉
- 水曲柳
- 水蛇
- 水杨柳
- 水银
- 水栀
- 四川苦丁茶
- 四脚蛇
- 四里麻
- 獭胆
- 獭肉
- 唐松草
- 棠梨
- 藤槐
- 藤商陆
- 天葵子
- 天竹黄
- 天竺黄
- 田螺
- 甜瓜蒂
- 甜瓜茎
- 铁钉菜
- 铁锈
- 通光散
- 同形鳞毛蕨
- 铜锤草
- 土白蔹
- 土鳖虫
- 土马鬃
- 土牡蛎
- 吐铁
- 兔肝
- 兔血
- 鼍肉
- 望江南
- 望月砂
- 委陵菜
- 乌蔹莓
- 乌鸦胆
- 无爷藤
- 梧桐叶
- 五气朝阳草
- 五色梅根
- 五味草
- 五转七
- 西藏水黄连
- 犀角
- 溪黄草
- 豨莶
- 豨莶草
- 喜马拉雅米口袋
- 细果角茴香
- 虾蟆脑
- 夏枯草
- 鲜地黄
- 苋根
- 苋实
- 香附
- 香蕉弄蝶
- 向日葵花盘
- 象胆
- 小檗
- 小贯众
- 小距紫堇
- 小灵丹
- 小野鸡尾
- 小叶石楠
- 小叶野决明
- 蟹
- 蟹壳
- 蟹爪
- 熊胆
- 萱藻
- 旋鸡尾
- 雪灵芝
- 雪三七
- 下一页
别名:土黄柏、刺黄柏、刺黄芩、刺黄连、老鼠刺、土黄连
味性:苦;性寒。
归经:脾;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消肿;解毒。主湿热痢疾;腹泻;黄疸;肺痨咳血;咽喉痛;目赤肿痛;疮疡;湿疹。十大功劳根

别名:石花、石莲花、石荷叶、虎耳还魂草、石蝴蝶、岩指甲、镇心草、钮子药、地蒲团、生扯拢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肝经。
主治:清湿热;解疮毒;活血止痛。主湿热痹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赤白带下;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石胆草


别名:鲍鱼壳、九孔螺、九孔石决明、真珠母、鳆鱼甲、千里光、鲍鱼皮、金蛤蜊皮、真海决、海决明、海南决、关海决
味性:咸,寒。
归经:归肝经。
主治: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石决明(图)
-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决明
- 《中药大辞典》石决明
- 《中药大辞典》石决明
- 《中华本草》石决明
- 《本草纲目》石决明
- 《本草备要》石决明
- 《本草便读》石决明
- 《本草从新》石决明
- 《本草撮要》石决明
- 《本草分经》石决明
- 《本草分经》石决明
- 《本草害利》石决明
- 《本草经集注》石决明
- 《本草求真》石决明
- 《本草衍义》石决明
- 《本草易读》石决明
- 《本经逢原》石决明
- 《得配本草》石决明
- 《海药本草》石决明
- 《雷公炮炙论》石决明
- 《雷公炮制药性解》石决明
- 《名医别录》石决明
- 《中药炮制》石决明
- 《新修本草》石决明
- 《药笼小品》石决明
- 《药性切用》石决明
- 《玉楸药解》石决明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石决明
- 《证类本草》石决明
- 《中药学》石决明
- 《千金翼方》石决明
- 《冯氏锦囊秘录》石决明
-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
- 《顾松园医镜》石决明
- 《医学入门》石决明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岩龙胆、鬼点灯、六月绿花草、绿花草、米布带、龙胆地丁、小龙胆、细蛇药、兰桃花、千线花
味性:苦;辛;性寒。
归经:肺;肝;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石龙胆
别名: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黄油、地脂、泥油、石脂水、石油、石烛、火井油、火油、鄜延脂
味性:辛;寒;苦。
归经:肝经。
主治:解毒杀虫。主小儿惊风;呕吐;顽癣恶疥;疮疖;白秃;蛲虫;慢性支气管炎。石脑油

别名:山石蕊、石花、石伤药、太白树、石濡、石芥、云茶、蒙顶茶、石蕊花、石云茶、云芝茶、蒙山茶、蒙阴茶、酶苔、刀伤药
味性:咸,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除湿,镇痛,凉血止血。主治刀伤,风湿痛,咳血,头痛,偏头痛。石蕊

别名:东方蓼、天蓼、狗尾巴花、狼尾巴花、水荭子、荭草实、河蓼子、川蓼子、水红子、爆花子、水泻花
味性:咸,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散血消症,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水红花子
别名:水麻、虾公岔树、水柳仔、水杨梅、细杨柳、水锥木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胆;利尿;解毒。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膀胱结石;淋病;梅毒;痔疮;跌打损伤;烫伤。水杨柳


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紫背天葵子、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野乌头子、鸡腿、散血珠、天葵根、紫背天葵草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疠,毒蛇咬伤。天葵子(图)
别名:乌骨藤、大苦藤、通关散、黄木香、下奶藤、奶浆藤、地甘草、扁藤、癞藤子、白暗消、野泡通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治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疗疮肿毒。通光散
别名:大酸味草、大老鸦酸、地麦子、紫酢浆草、红花柞浆草、大咸酸甜草、水酸芝、一粒雪、隔夜合、紫醉浆草、大叶酢浆草、三夹道
味性:酸,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肾盂肾炎,淋浊,白带,水泻,痢疾,痈疮,烫伤。铜锤草
别名:老鼠瓜、山鸡仔、巾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天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
味性:甘苦,寒。
归经:入肺、肝、脾三经。
主治:清热化痰,利湿,散结消肿。治热咳,痢疾,淋病,尿路感染,酒疸,风湿痹痛,喉痛,目赤,湿疹,痈肿。土白蔹

别名:大金发藓、独根草、眼丹药、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树、万年杉、拳头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枞
味性:甘;寒;酸;咸;苦;凉;淡;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土马鬃
别名:羊角豆、山绿豆、假决明、狗屎豆、假槐花、金花豹子、金豆子、野扁豆、凤凰花草、黎茶、喉百草、大羊角菜、头晕菜、猪骨棉、大更药、大夜明、夜关门、山咖啡、飞天蜈蚣、铁蜈蚣、凤凰草、豆荚草、土蚕菜、草旃那、藜茶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肃肺,清肝,利尿,通便,解毒消肿。主咳嗽气喘,头痛目赤,小便血淋,大便秘结,痈肿疮毒,蛇虫咬伤。望江南


别名:毛鸡腿子、野鸡膀子、蛤蟆草、山萝卜、翻白草[山东]、白头翁[湖北]、翻白菜、根头菜、野鸩旁花、黄州白头翁、龙牙草、天青地白、小毛药、虎爪菜、老鸦翎、老鸦瓜、地区草、白头翁、野鸠旁花、老鸦爪、翻白草、野鸡脖子、痢疾草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主治: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委陵菜

别名:母猪藤、红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拔、茏葛、龙尾、虎葛、五叶莓、笼草、乌蔹草、五爪龙草、赤葛、赤泼藤、五叶茑、血五甲、过山龙、绞股兰)、猪婆藤、五爪藤、鸡丝藤、五爪金龙、小母猪藤、地老鼠、铁散仙、酸甲藤、五甲藤、铁称陀、五爪龙藤、钦称陀、五将草、过江龙、地五加、野葡萄藤、老鸦眼睛藤、老鸦藤、黄眼藤、止血藤、五爪绒
味性:苦酸,寒。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热毒痈肿;疔疮;丹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白浊;尿血。乌蔹莓(图)
别名:过天藤、无根草、流寓网、飞扬藤、黄鱼藤、罗网藤、无根藤、雾水藤、蜈蚣藤、青丝藤、无地生根、半天云、无头藤、无娘藤、飞天藤、流离网、蟠缠藤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肺;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肝热消瘦,肺热咳嗽,黄疸,痢疾,鼻衄,血淋,痈肿,疥疮,烫伤。无爷藤
别名: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水杨梅、龙须草、萝卜叶、绿水草、草本水杨梅、老五叶、海棠菜、兰布政、状晕药、路边青
味性:苦、辛;性寒。
归经:肝、脾、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腰腿痹痛,痢疾,崩漏白带,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咽痛,瘰疬。五气朝阳草
别名:地锦苗、金钩如意草、水金钩如意、紫茧、断肠草、水黄连、大理紫堇、水如意
味性:苦;微寒。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风;清热;止痛;清肝明目。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肺痨咳血;肝炎;风湿关节筋骨疼痛;牙痛;目赤;翳障。五味草
别名:阴阳扇、包谷陀子、通天七、大对月草、钻子七、包谷花、大对叶草、大红参、猫眼睛、老鸦爪子、野鸡果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利尿消肿,活血调经。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五转七


别名: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四方蒿、香茶菜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溪黄草
别名:稀莶草、火莶、猪膏莓、虎膏、狗膏、火枚草、猪膏草、粘糊菜、希仙、虎莶、黄猪母、肥猪苗、母猪油、亚婆针、黄花草、猪母菜、棉苍狼、粘强子、粘不扎、棉黍棵、绿莶草、大叶草、虾钳草、铜锤草、土伏虱、金耳钩、有骨消、猪冠麻、火杴草、皱面地葱花、豨莶草、棉花狼、铜锤、草、猪冠麻叶、四棱麻、大接骨、老奶补补丁、野芝麻、毛檫拉子、老陈婆、油草子、风湿草、老前婆、野向日葵、牛人参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治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疟疾,急性肝炎,高血压病,疔疮肿毒,外伤出血。豨莶


别名:肥猪草、肥猪菜、粘苍子、粘糊菜、黄花仔、粘不扎、粘金强子、粘为扎、珠草、棉苍狼
味性:辛、苦,寒。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豨莶草(图)
别名:节裂角茴香、八八打、角茴香、巴尔巴大、哇日哇哒、角苗香、咽喉草、麦黄草、黄花草、雪里青、秦根花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胆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用于热性传染病的高烧,感冒发烧头痛,关节疼痛,解食物中毒。细果角茴香

别名: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夕句、乃东、燕面、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棒柱头花、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白花草、胀饱草、干叶叶、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六月干、棒头柱、牛牯草、灯笼草、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肝;胆经。
主治: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夏枯草(图)
- 《中国药典》夏枯草
- 《中药大辞典》夏枯草
- 《中华本草》夏枯草
- 《本草纲目》夏枯草
- 《本草备要》夏枯草
- 《本草便读》夏枯草
- 《本草乘雅半偈》夏枯草
- 《本草崇原》夏枯草
- 《本草从新》夏枯草
- 《本草撮要》夏枯草
- 《本草分经》夏枯草
- 《本草害利》夏枯草
- 《本草经解》夏枯草
- 《本草经集注》夏枯草
- 《本草蒙筌》夏枯草
- 《本草求真》夏枯草
- 《本草思辨录》夏枯草
- 《本草图经》夏枯草
- 《本草新编》夏枯草
- 《本草衍义》夏枯草
- 《本草易读》夏枯草
- 《本草择要纲目》夏枯草
- 《本经逢原》夏枯草
- 《得配本草》夏枯草
- 《滇南本草》夏枯草
- 《滇南本草》夏枯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夏枯草
- 《名医别录》夏枯草
- 《神农本草经》夏枯草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夏枯草
- 《中药炮制》夏枯草
- 《新修本草》夏枯草
- 《药笼小品》夏枯草
- 《药性切用》夏枯草
- 《玉楸药解》夏枯草
- 《证类本草》夏枯草
- 《中药学》夏枯草
- 《千金翼方》夏枯草
- 《外科全生集》夏枯草
- 《冯氏锦囊秘录》夏枯草
- 《顾松园医镜》夏枯草
- 《医学入门》夏枯草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莎草、香附子、雷公头、三棱草、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莎草根、香附米、猪通草茹、三棱草根、苦羌头
味性:味辛;微寒。
归经:入肝、三焦经。
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香附(图)

别名:三颗针、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子檗、山石榴、大山黄刺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口舌生疮;咽痛喉痹;目赤肿痛;痈肿疮疖。小檗

别名:贯众、昏鸡头、鸡脑壳、鸡公头、乳痛草、地良姜、鸡头枣、鸡老盖、铁狼鸡、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昏头鸡、公鸡头、小昏头鸡、虾公草、虎牙草、岩壁青、茅叶伸筋、小野鸡尾、阉鸡尾、地鸡头、黑狗脊、神箭根
味性:苦,微寒。
归经:肝;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瘀;驱虫。主感冒;热病斑疹;白喉;乳痈;瘰疬;痢疾;黄疸;吐血;便血;崩漏;痔血;带下;跌打损伤;肠道寄生虫。小贯众
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孔雀尾、金花草、串鱼草、解毒蕨、人头发、乌韭、小叶野鸡尾、凤凰标、小鸡尾草、小蕨萁、野鸡尾、细叶金鸡尾、野黄连、吊金草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肺;胃;小肠;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风热感冒;咳嗽;咽痛;泄泻;痢疾;小便淋痛;湿热黄疸;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疮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火伤。小野鸡尾

别名:郭索、蛫、蜅、蜅觜、螃蟹、毛蟹、稻蟹、垪钳、无肠公子、横行介士、方海、胜蓄芳蟹、河蟹、淡水蟹、毛夹子、大闸蟹、方蟹
味性:咸,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散血,续绝伤。治筋骨损伤,疥癣,漆疮,烫伤。蟹


别名:狗熊胆、黑瞎子胆、黑熊、熊、猪熊、狗熊、黑瞎子、登仓、狗驼子、罴、黄熊、豭罴、马熊、人熊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明目,止痉。用于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外用治痈肿,痔疮,目赤云翳。熊胆
别名:线鸡尾、七星草、剑刀草、剑刀蕨、连贴草、七星剑、毛连草、七星凤尾草、金鸡尾、石扁担、大叶金星、金星剑、大号七星剑、牛舌黄、斩蛇剑、连天草、铁包金、大经刀草、大石韦、龙舌草
味性:苦,寒。
归经:肝;脾;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黄疸;淋浊;高热;烧烫伤。旋鸡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