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40
|
- 唐松草
- 糖芥
- 糖荠
- 螳螂跌打
- 桃儿七
- 桃耳七
- 桃根
- 桃花
- 桃胶
- 桃茎白皮
- 桃南瓜
- 桃奴
- 桃仁
- 桃树根、茎、树皮
- 桃树胶
- 桃叶
- 桃枝
- 藤茶
- 藤杜仲
- 藤槐
- 藤黄连
- 藤麻
- 藤三七
- 藤商陆
- 藤碎补
- 藤乌头
- 藤五加
- 藤子甘草
- 天冬
- 天胡荽
- 天花粉
- 天脚板
- 天脚板根
- 天脚板果
- 天葵草
- 天葵子
- 天罗水
- 天门冬
- 天目木姜子
- 天目木兰
- 天目琼花
- 天南星
- 天泡子
- 天蓬子根
- 天荞麦根
- 天茄子
- 天山花楸
- 天山堇菜
- 天山雪莲花
- 天水蚁草
- 天王七
- 天王七果实
- 天王七叶
- 天仙藤
- 天仙子
- 田唇乌蝇翼
- 田基黄
- 田菁
- 田麻
- 甜橙
- 甜地丁
- 甜瓜蒂
- 甜瓜根
- 甜瓜花
- 甜瓜茎
- 甜瓜皮
- 甜果藤
- 甜远志
- 条参
- 条叶垂头菊
- 条叶猪屎豆
- 跳皮树
- 贴骨散
- 铁棒锤
- 铁棒锤茎叶
- 铁包金
- 铁草鞋
- 铁杆蒿
- 铁箍散
- 铁海棠
- 铁海棠花
- 铁箭矮陀
- 铁脚草
- 铁精
- 铁蕨鸡
- 铁筷子
- 铁栏杆
- 铁篱巴果
- 铁篱笆
- 铁力木
- 铁罗伞
- 铁马鞭
- 铁马豆
- 铁蚂蟥
- 铁牛皮
- 铁破锣
- 铁拳头
- 铁扫帚
- 铁扫竹
- 铁树果
- 下一页
别名:黄藤、假黄连[广东、广西]、大黄藤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热头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根:外用治疮疖,烧烫伤。藤黄连

别名:金钱草[江西]、满天星[四川]、破铜钱、明镜草、铺地锦[广东、湖南]、盆上芫茜、星秀草、鸡肠菜、滴滴金、翳草、铺地锦、肺风草、满天星、翳子草、盘上芫茜、细叶钱苗口、落地金钱、过路蜈蚣草、鱼察子草、花边灯盏、天星草、猫爪草、地星宿、伤寒草、鼠迹草、盆荽、破钱草、千里光、千光草、慝虫草、镜面草、扁地青、四片孔、盆上芫荽、落地梅花、扁地金、小叶金钱草、小叶破铜钱、克麻藤、遍地锦、蔡达草、地钱草、野芹菜、小金钱
味性:苦辛,寒。
主治:清热利湿;角毒消肿。主黄疸;痢疾;水肿;淋症;目翳;喉肿;痈肿疮毒;带状疱疹;跌打损伤。天胡荽(图)


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紫背天葵子、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野乌头子、鸡腿、散血珠、天葵根、紫背天葵草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疠,毒蛇咬伤。天葵子(图)


别名:大当门根、天冬、虋冬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肺;肾经。
主治: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天门冬(图)
- 《中药大辞典》天门冬
- 《中华本草》天门冬
- 《本草纲目》天门冬
- 《本草备要》天门冬
- 《本草便读》天门冬
- 《本草乘雅半偈》天门冬
- 《本草崇原》天门冬
- 《本草从新》天门冬
- 《本草撮要》天门冬
- 《本草害利》天门冬
- 《本草经解》天门冬
- 《本草蒙筌》天门冬
- 《本草求真》天门冬
- 《本草图经》天门冬
- 《本草新编》天门冬
- 《本草衍义》天门冬
- 《本草择要纲目》天门冬
- 《本经逢原》天门冬
- 《得配本草》天门冬
- 《滇南本草》天门冬
- 《雷公炮炙论》天门冬
- 《雷公炮制药性解》天门冬
- 《名医别录》天门冬
- 《神农本草经》天门冬
- 《食疗本草》天门冬
- 《中药炮制》天门冬
- 《汤液本草》天门冬
- 《新修本草》天门冬
- 《药性切用》天门冬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天门冬
- 《证类本草》天门冬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天门冬
- 《中药学》天门冬
- 《千金翼方》天门冬
- 《冯氏锦囊秘录》天门冬
- 《医学衷中参西录》天门冬
- 《顾松园医镜》天门冬
- 《医学入门》天门冬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虎掌、半夏精、蛇头天南星、虎掌南星、虎膏、蛇芋、三棒子、药狗丹、大扁老鸦芋头、斑杖、蛇六谷、野芋头、蛇木芋、鬼南星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天南星(图)
别名:金锁银开、苦荞头、野荞子、铁石子、透骨消、蓝荞头、荞麦三七、开金锁、苦荞麦根
味性:酸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治咽喉肿痛,痈疮,瘰疬,肝炎,肺痈,筋骨酸痛,头风,胃痛,菌痢,白带。天荞麦根

别名:下白鼠曲草、石曲菇、白调羹、山果花、大叶毛鼠曲、碎蚁草、黄花草、碎米花;大叶青花、碎叶青花、大白艾、青节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杨花杆、大水牛草、碎米花、大叶青花、白头翁
味性:甘苦,平。
归经:入肺、肝二经。
主治:疏风清热;解毒;利湿。主感冒;咳嗽;泄泻;痢疾;风湿痛;疮疡;瘰疬。天水蚁草

别名:地耳草、斑鸠窝、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耳挖草、小田基黄、小还魂、小蚁药、小对叶草、八金刚草、蛇细草、对叶草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田基黄
别名:定心藤、铜钻、黄马胎、假丁公藤、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黄九牛、电铜钻、黄藤、走马胎、羊不吃
味性:苦;凉。
主治:活血调经;祛风除湿。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甜果藤

别名:鼠乳根、老鼠耳、鸭公青、乌龙根、勾儿茶、乌口仔、小叶铁包金、假榄仔、细纹勾儿茶、狗脚利、提云草、小桃花、老鼠草、老鼠乌、鼠乳头、乌金藤、老鼠乳、鼠米、乌瘀头、乌李楝、乌儿仔、小号铁包金、乌石米、老鼠屎
味性: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化瘀血,祛风湿,消肿毒。治肺痨久咳,喀血,吐血,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痈肿,荨麻疹。铁包金

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拦路虎、铁板道、牛舌头草、狗屎花、蓝布裙、白母猪油子、铁链子、白牛舌头、贴骨散、摁天绳、生扯拢、野烟、青菜参、粘粮粮、猪尾巴、小生地、绿花菜
味性:苦;凉。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疮疖痈肿;崩漏;咳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铁箍散
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老虎竻、狮子竻、玉麒麟、番鬼刺、海棠、霸王鞭、麒麟刺、细龙骨、爬壁刺、独节枝
味性:苦,凉。
归经:入心经。
主治:排脓,解毒,逐水。治痈疮,横痃,肝炎,大腹水肿。铁海棠

别名:黑毛七、小山桃儿七、小桃儿七、九百棒、见春花、九龙丹、鸳鸯七、九莲灯、九朵云、九牛七、黑儿波、双铃草、铁钢叉、瓦鸟柴、钻石风、钻古风、岩马桑根、蜡梅根
味性:苦,凉。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膀胱炎,尿道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铁筷子
别名:土黄连[陕西]、贝茜花、野大救驾、猴儿七、白细辛、土黄连、白毛三七、定木香、太白黄连、黄三七、滇豆根
味性:苦、辛,凉。
主治:祛风散热,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风湿骨痛,目赤肿痛,咽喉痛;外用治疮疖。铁破锣
别名:夜关门、苍蝇翼、铁马鞭、三叶公母草、鱼串草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清热利湿,消食除积,祛痰止咳。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胃痛,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白带,口腔炎,咳嗽,支气管炎;外用治带状疱疹,毒蛇咬伤。铁扫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