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味的温性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木半夏

别名:四月子、野樱桃

味性:淡涩,温。

主治:收敛。治肿毒。木半夏

木半夏果实
木半夏果实

别名: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

味性:淡;涩;温。

主治:平喘;止痢;活血消肿;止血。主哮喘;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痔疮下血;肿毒。木半夏果实

木半夏叶
木半夏叶

味性:涩;微甘;温。

主治:平喘;活血。主哮喘;跌打损伤。木半夏叶

木瓜根

味性:酸涩;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湿舒筋。主霍乱,脚气,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木瓜根

木瓜枝

味性:酸涩;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湿舒筋。主霍乱大吐下;腹痛转筋。木瓜枝

木蜡树根

别名:野漆树根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瘀止痛止血。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刀伤出血;毒蛇咬伤。木蜡树根

木麻黄种子

味性:味微涩;性温。

主治:涩肠止泻。主慢性腹泻。木麻黄种子

耐冬果

别名:小叶栒子、黑牛筋、刀口药、铺地蜈蚣

味性:酸、甘、涩,温。

主治:止血生肌。治刀伤。耐冬果

牛巴嘴

别名:山蚂蝗[云南]、野豆子、大山蚂蝗[四川]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根:润肺止咳,驱虫。用于肺结核咳嗽,盗汗,喘咳,产后胎盘滞留,蛔虫病。;果:止血消炎。用于内伤出血。;全草:外用治急性结合膜炎,烧伤。牛巴嘴

爬地卷柏

别名:小过山龙、蔓出卷柏

味性:苦、微辛、涩,温。

主治:舒筋活络。主治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爬地卷柏

爬山虎
爬山虎

别名:假葡萄藤、走游藤、飞天蜈蚣、枫藤、爬墙虎、地锦、假葡萄糖、捆石龙

味性:甘、涩,温。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解毒。爬山虎

排骨灵
排骨灵

别名:满山香、广香藤

味性:辛涩;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血。主外伤出血;骨折;跌打损伤。排骨灵

铺山燕

别名:金锁匙、角罗风、金耳环、红鸡刺藤吊灯笼、胡颓子、灯吊子、吊中子藤

味性:酸;涩;微温。

主治:止咳平喘;收敛止泻;祛风活血。主咳嗽气喘;咯血;胃痛;腹泻;慢性肝炎;风湿痹痛;慢性骨髓炎;急性睾丸炎;疮癣;痔疮肿痛;跌打肿痛。铺山燕

杄木

别名:杄、红杄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明目安神;高血压病;夜盲症。杄木

球核荚蒾

别名:六股筋、兴山绣球、水马蹄、鸡壳精、淮角筋

味性:苦、涩,温。

主治:止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主治骨折,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球核荚蒾

荃皮

别名:小柳拐、山救驾、毛叶探春、全皮、前皮、黑牛眼

味性:苦;涩;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散瘀止痛。主跌打瘀痛;骨折;刀伤。荃皮

绒毛诃子

味性:苦、涩,温。

主治:涩肠,敛肺,降气。用于久泻,久痢,脱肛,久咳失音,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盗汗。绒毛诃子

茸毛木蓝

别名:山红花、血人参、红苦刺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活血止痛,舒筋活络,滋阴补肾,补气摄血。主治崩漏,跌打风湿,肝硬化,疳积,痢疾;溃疡日久气血两虚。茸毛木蓝

三股筋

别名:香叶、楠木香、梅叶香、羊角香、香叶子

味性:辛;涩;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止血。治风湿痹症,跌打伤痛,刀伤出血。三股筋

三轮蒿

别名:白头蒿

味性:微涩,温。

主治:化湿解暑;止咳。主暑湿伤中;痧气腹痛;肺痨。三轮蒿

三叶排草

别名:奇异排草、三张叶、跌打鼠、土远志、三叶珍珠草、三块瓦

味性:辛、涩,温。

主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平肝。;虚劳咳嗽,胃肠寒痛,风湿骨痛:根2~3钱,水煎服。;高血压头昏:鲜全草0.5~1两,煎水频服。;黄疸型肝炎:鲜全草0.5~1两,红糖为引,水煎服。;跌打肿痛,骨折:根3~4钱,水煎服,并用鲜全草捣烂,或用全草研粉,调酒炒热,外敷。三叶排草

涩梨

别名:山楂、山楂果、台湾苹果、山仙查

味性:味甘;酸;涩;性微温。

主治:消食导滞;理气健脾。主食积停滞;脘腹胀育;泄泻。涩梨

沙拐枣
沙拐枣

别名:头发草

味性:苦、涩,温。

主治:根治小便混浊;全草治皮肤皲裂。沙拐枣

沙棘
沙棘沙棘

别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黑刺、醋柳、沙枣、达尔、大尔卜兴、酸刺子、酸柳柳、其察日嘎纳、黄酸刺、酸刺刺

味性:酸、涩,温。

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沙棘

沙枣花

味性:味甘涩,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止咳;平喘。主久咳;气喘。沙枣花

山桂花

别名:木本远志、木本瓜子金、西南远志、木辣椒、调经草、臭皮

味性:微甘涩;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解毒。主乳痛;肿毒。山桂花

山海棠

别名:水八角、金蝉脱壳、红耗儿、酸草果、腰包花、化血丹、一口血、大麻酸汤杆、野海棠、白棉胡、老鸦枕头、白棉胡老鸦枕头、酸苹果

味性:味微苦;酸;涩;性微温。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治胃痛,月经不调,痛经,小儿吐泻,疝气,跌打损伤。山海棠

山牡丹

别名:葛藤、跌打王、藤续断、白牛藤、白面水鸡、白背藤、旋花藤、黄藤

味性:微涩;温。

归经:心;肺经。

主治:补气生血;散瘀止血。主血虚头昏;骨折;内伤出血。山牡丹

省雀花

别名:白克木

味性:酸涩,温。

主治:舒筋活血,活络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省雀花

狮子七

别名:狮子头、狮子草、九头狮子七、涩疙疸、涩疙瘩、红景天、土三七

味性:涩,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止血化瘀,调经,固涩。用于跌打损伤,腰痛,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白带,痢疾。狮子七

石夹生

别名:石甲生、小活血、小石生、石夹生

味性:涩;苦;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痰;有经不调;经闭腰痛;产后腹痛;痢疾。石夹生

石榴根

别名:石榴根皮、酸榴根、醋石榴极、石榴树根

味性:苦涩,温。

主治:驱虫;涩肠;止带。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石榴根

石榴根皮

味性:酸、涩,温。

主治:收敛止泻,杀虫。用于虚寒久泻,肠炎,痢疾,便血,脱肛,血崩,绦虫病,蛔虫病;外用治稻田皮炎。石榴根皮

石榴花
石榴花

别名:榴花、酸石榴花

味性:酸、涩,温。

主治:凉血;止血。主衄血;吐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中耳炎。石榴花

石血

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爬墙虎、鹿角草、石龙藤、爬山虎、茉莉藤、风车花、白花藤、魁星草、铁栏杆

味性:苦、微涩,温。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补肾止泻。主风湿久痹;腰膝酸痛;跌打损伤;肾虚腹泻。石血

树乌蝇羽

别名:牙脓草、乌蝇羽、紫灵树、石力、紫力

味性:甘、温、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牙龈脓肿,哮喘。树乌蝇羽

双股箭

别名:大一枝箭、小接骨丹、毛叶威灵仙、红毛三七

味性:苦微辛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胃脘疼痛。双股箭

双翎草

别名:老妈妈棵、瘦狗还阳草、紫油苏、小花香棵、扫把茶、酒药花、沙虫药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双翎草

霜红藤
霜红藤

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霜江藤、穿山龙、小红藤、白花藤

味性:涩,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舒筋活血,散瘀。主治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霜红藤

水菇里

别名:水菇藜、红野豆、野黄豆

味性:微麻、涩,温。

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经闭,月经不调。水菇里

水晶花

别名:四块瓦、土细辛、豆皮香、白开喉箭、四叶对、银线草、黑细辛、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平头细辛、红线草、对叶四块瓦

味性:微苦;涩;性温。

归经:肝;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瘰疬;疮疖肿痛。水晶花

水狼萁

别名:卷叶凤尾、白兰地草、白栖石

味性:苦、微涩,温。

主治:止咳化痰,健脾燥湿,活血祛瘀。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消化不良,痢疾,腹痛,白带,跌打损伤。水狼萁

四川木蓝

别名:山皮条

味性:辛、苦、涩,温。

主治:宽中理气,解郁除疮毒。主治胃痛,腹冷痛,胸膈气胀,肺痨发热,疮毒。四川木蓝

松树皮

味性:苦、涩,温。

主治:收敛,生肌。外用治烧烫伤,小儿湿疹。松树皮

松树梢

味性:苦、涩,温。

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松树梢

松针
松针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松针

酸枣根

味性:涩;温。

主治:安神。主失眠;神经衰弱。酸枣根

酸枣根皮

味性:涩;温。

归经:肾经。

主治:治便血,烧、烫伤,高血压,遗精,白带。酸枣根皮

桫拉木

味性:涩;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通经活血。主风湿痹证;血疼腰痛。桫拉木

獭子树

别名:野吴芋、野莠子、山辣子、臭油林、米辣子、辣树、野辣子、野蜀萸、童子骨

味性:果实:辛、苦,温;根、叶:辛、微甘、涩,凉。

主治:果实:暖胃,止痛。;胃痛吐清水:1日量1钱,水煎服。;头痛:果1两,捣烂炒热加醋少许糊脚心。;根、叶:清热化痰,止咳。;肺结核:3~5钱。;疮痈疖肿:适量捣烂敷患处。獭子树

台湾海棠

味性:甘、酸、涩,微温。

主治:理气健脾,消食导滞。;治食积停滞,胸腹胀满疼痛:果3~5钱,水煎服。;大便泄泻:果炭2~4钱,水煎服。台湾海棠

藤本夜关门

别名:合包叶、猪叶莱

味性:涩;温。

主治:消炎收敛。主治子宫脱垂,偏头痛,外伤出血。藤本夜关门

藤杜仲

别名:土杜仲、红杜仲、杜仲藤、结衣藤、九中藤、白皮胶藤、小白皮藤、假杜仲、毛杜仲藤、鹤咀藤、香藤、鸡头藤

味性:苦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强筋健骨。主风湿骨痛;腰腿酸痛。藤杜仲

天仙果
天仙果

别名:水风藤、牛乳茶、山无花果、加星里[苗族语]、牛乳甫、牛奶浆、野枇杷、大叶牛奶子、毛天仙果、牛奶珠、山牛奶、大号牛奶仔

味性:辛、酸、涩,温。

主治:润肠通便;解毒消肿。主便秘;痔疮肿痛。天仙果

甜石榴

别名:天浆、甘石榴

味性:甘酸涩,温。

主治:生津止渴;杀虫。主咽燥口渴;虫积;久痢。甜石榴

跳八丈

别名:藤子杜仲、银丝杜仲、软皮树、橡胶藤、臭匙羹藤

味性:辛、涩,微温。

主治:舒筋活血,安胎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腰痛,胎动不安,肾炎,闭经,痛经。跳八丈

铁藤

别名:铁血藤、黑藤、三叶藤、血藤、巴豆藤[云南]

味性:苦、涩,微温。

主治:行血调经,祛风除湿。用于内出血,月经不调,贫血,跌打损伤,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红崩白带。铁藤

铁藤根

味性:涩微苦,温。

归经:心经。

主治:祛瘀活血,除风湿。治内脏出血,风湿,跌打。铁藤根

托盘

别名:树莓、牛迭肚

味性:果:酸、甘,温。

主治:根:苦、涩,平。果:补肝肾,缩小便。用于阳痿,遗精,尿频,遗尿。;根:祛风利湿。用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托盘

维氏假瘤蕨

别名:乌鸡骟、花狼鸡、地五爪

味性:辛;咸;涩; 温。

归经:脾、肾二经。

主治:理气除湿。主风湿痛;脚气;小儿冷气腹痛。维氏假瘤蕨

乌骨藤
乌骨藤

别名:确络风、牛耳风、火索藤、大叶酒饼藤

味性:温;辛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乌骨藤

无名子(图)

别名:阿月浑子

味性:味辛,温、涩。

主治:温肾,暖脾。治肾虚腰冷,阳痿,脾虚冷痢。无名子

蜈蚣草根

味性:涩,温。

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蛔虫症,每用二至四钱,煎服。蜈蚣草根

五脉山黧豆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关节炎:全草5钱,水煎服,每日2次。;头痛:花3钱,种子1.5钱,水煎服,每日2次。五脉山黧豆

虾子花

别名:红蜂蜜花、吴福花、野红花、破血药、沙花、虾花、洞荒、铜皮树

味性:微甘、涩,温。

主治:调经活血,凉血止血,通经活络。主治妇女血崩,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鼻衄,咳血。虾子花

香椿

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利湿,止血止痛。;根皮:用于痢疾,肠炎,泌尿道感染,便血,血崩,白带,风湿腰腿痛。;叶及嫩枝:痢疾。;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香椿

香花刺

别名:香水花、木香花、红皮、七里香、红根、红刺皮

味性:涩;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散瘀。主月经不调;外伤红肿。香花刺

香石藤

别名:小密细藤、小血藤、满山香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香石藤

橡实
橡实

别名:芧栗、橡栗、梂、皂斗、橡子、杼斗、橡斗子、柞子、栎子、麻沥果、、抒斗子、栎木子、麻枥果

味性:苦涩,微温。

归经:脾;大肠;肾经。

主治:收敛固脱;止血;解毒。主泄泻痢疾;便血;痔血;脱肛;小儿疝气;疮痈久溃不乳腺炎;睾丸炎;面(黑干)。橡实(图)

橡实壳

别名:橡斗壳、橡豆子壳、橡子壳、橡碗子

味性:涩;性温。

主治:收敛,止血。治泻痢脱肛,肠风下血,崩中带下。橡实壳

小扁豆

味性:甘、微涩,微温。

主治:消炎解毒,利喉止痛。治急性胃肠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小扁豆

小发散
小发散

别名:簇花清风藤、散风藤

味性:甘;微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小发散

小黑菇

别名:密褶黑红菇、密褶黑菇、蘑菇

味性:微咸、涩,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小黑菇

小伸筋草

别名:英雄草

味性:味苦;涩;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湿里止痛。主风寒湿痹;胃脘冷痛;肾虚腰痛。小伸筋草

小血光藤

别名:黑老头、大种黑骨头、黑骨藤

味性:苦;涩;性温。

归经:心;肾经。

主治:安五脏,通九窍,除风湿,解寒热。治腰膝疼痛,小便频数,跌损劳伤及耳聋。小血光藤

心叶兔耳风

别名:大一枝箭、小接骨丹、双股箭

味性:苦、微辛、涩,温。

主治:祛风湿,舒筋络。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关节脱臼。心叶兔耳风

锈钉子

别名:山黄豆、大红袍、大和红、硬毛杭子梢、山皮条、地油根、白蓝地花、铁锈根、牛吐血、土山豆根

味性:涩;微苦;微温。

主治:活血,调经,理气,止痛。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崩,白带,胃痛,扭伤,外伤出血,烫伤。锈钉子

锈毛旋蒴苣苔

别名:岩蒿苣、岩枇杷

味性:甘、微涩,温。

主治:止咳,解毒,镇痛,生肌,固脱。主治咳嗽,子宫脱垂。外用治痈疮红肿,骨折。锈毛旋蒴苣苔

崖姜

别名:穿石剑

味性:苦、微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中耳炎。崖姜

岩蜈蚣

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爬山猴、野海棠、荷叶参

味性:味涩;微酸;性温。

主治:舒筋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岩蜈蚣

岩五加

别名:五叶参、石夹枫、石头菜、石夹参、光叶五叶参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止咳平喘。主风湿痹痛;胃脘痛;咳嗽;哮喘。岩五加

岩泽兰

别名: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

味性:性温,味微甘而涩。

主治:活血调经,治跌打损伤。岩泽兰

艳山姜
艳山姜

别名:玉桃、草扣、大良姜、大草蔻、假砂仁、土砂仁、草豆蔻

味性:味辛;涩;性温。

主治:温中燥湿;行气止痛;截疟。主心腹冷痛;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疟疾。艳山姜

杨梅树皮

别名:杨梅皮

味性:苦;辛;微涩;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治痢疾,跌打损伤,目翳,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杨梅树皮

野槟榔

别名:山水槟榔

味性:微苦涩,温。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顺气消食,健胃,杀虫。治食积膜胀,虫积不化。野槟榔

叶子花

别名:宝巾、芳杜鹃、九重葛、三角花、紫三角、紫亚兰

味性:苦;涩;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化温止带。主血瘀经闭;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叶子花

一味药根

味性:性温;味苦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祛瘀;解毒。主咳喘;喉蛾;疗疮;瘰疬;痔疮;跌打损伤。一味药根

银粉背蕨

别名:通经草、金丝草、铜丝草、金牛草

味性:淡、微涩,温。

主治:活血调经,补虚止咳。用于月经不调,闭经腹痛,肺结核咳嗽,咯血。银粉背蕨

樱额

别名:樱额梨、稠梨子、臭李子、玛嘎

味性:甘、涩;温暖。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健脾止泻。主脾虚泄泻。樱额

鹦哥花藤

别名:老鸦花藤

味性:涩,微温。

主治: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小儿麻痹后遗症。鹦哥花藤

越橘

别名:熊果叶、红豆、牙疙疸

味性:叶:苦、涩,温;果:酸、甘,平。

主治:叶:利尿,解毒。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果:止痢。用于肠炎,痢疾。越橘

云南柴桂

别名:柴桂、荷花香、香叶树、三股筋、楠木香

味性:辛、涩,温。

主治:祛风活络,散寒止痛,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胃寒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疼痛;外用治外伤出血。云南柴桂

枣树皮

味性:苦;涩;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泻;镇咳止血。主泄泻;痢疾;咳嗽;崩漏;外伤出血;烧烫伤。枣树皮

粘人花根

味性:涩苦;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润肺止咳,驱虫。主肺结核咳嗽,盗汗,喘咳,产后胎盘滞留,蛔虫病。粘人花根

枳椇根

味性:味甘;涩;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活络;止血;解酒。主风湿筋骨痛;劳伤咳嗽;咯血;小儿惊风;醉酒。枳椇根

制何首乌

味性:苦、甘、涩,温。

归经:归肝、心、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制何首乌

朱砂菌

别名:橘皮蕈、胭脂菰、胭脂栓菌

味性:微辛;涩;性温。

主治:解毒除湿;止血。主痢疾;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疖;痒疹;伤口出血。朱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