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胃经的寒性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苦菜
苦菜

别名: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荼、芑、荼草、选、游冬、野苦马、青菜、紫苦菜、堇菜、苦苣、苦荬、天香菜、老鸦苦荬、滇苦菜、苦马菜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苦菜

苦丁茶
苦丁茶

别名:毛叶黄牛木、黄浆果、土茶、茶盖、角刺茶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肺;胃。

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治头痛,齿痛,目赤,聤耳,热病烦渴,痢疾。苦丁茶

苦芥

别名:青菜、苦菜、紫苦菜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利尿消积。主高热;小便不利;积滞内停;脘腹胀痛。苦芥

苦楝皮
苦楝皮原生态苦楝皮苦楝皮苦楝皮

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楝皮、楝根木皮、双白皮、楝木皮、楝树枝皮、苦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楝根皮、苦楝树皮、苦楝根皮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苦楝皮(图)

苦楝子
苦楝子

别名:土楝实、苦心子、楝枣子、楝果子、土楝子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杀虫。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苦楝子

栝楼
栝楼

别名:果裸、王菩、地楼、泽巨、泽冶、王白、天瓜、萯、瓜葵、泽姑、黄瓜、天圆子、柿瓜、野苦瓜、杜瓜、大肚瓜、药瓜、鸭屎瓜、瓜蒌、狗苦瓜、山金匏、大圆瓜、吊瓜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化痰;宽胞散结;润燥滑肠。主肺热咳嗽;胸痹;消渴;便秘;痈肿疮毒。栝楼(图)

栝楼皮
栝楼皮

别名:栝楼壳、瓜壳、瓜蒌皮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散结。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乳痈。栝楼皮

栝楼子
栝楼子

别名:瓜蒌仁、栝楼仁、瓜米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润肺,化痰,滑肠。治痰热咳嗽,燥结便秘,痈肿,乳少。栝楼子

兰石草

别名:巴雅杂瓦

味性:甘、苦,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等经。

主治:清肺,祛痰,解毒。治肺炎,肺脓疡,流感,痢疾,咽喉肿痛。兰石草

李根

别名:山李子根、李子树根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消渴,淋病,痢疾,丹毒,牙痛。李根

鳢鱼

别名:蠡鱼、鲖鱼、蜾、鲡、鯣、黑鳢鱼、玄鳢、文鱼、黑鲤鱼、黑鱼、乌鱼、黑火柴头鱼、蛇皮鱼、乌棒、活头、鲷鱼、鳏、乌鳢、活头才鱼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肺;肾经。

主治:补脾,利水。治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鳢鱼(图)

连翘根

别名:连轺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退黄。主黄疽;发热。连翘根

蓼大青叶
蓼大青叶

别名:染青草、蓝叶、大青叶、靛青叶、蓝靛叶、青板水辣蓼、红茎蓼

味性:苦,寒。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发热,发斑发疹,肺热喘咳,喉痹,痄腮,丹毒,痈肿。蓼大青叶

留师蜜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清心泻火。主龋齿;口疮。留师蜜

瘤毛獐牙菜
瘤毛獐牙菜

别名:獐牙菜、当药、紫花当药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泻火解毒;利湿;健脾。主湿热黄疸;痢疾;胃炎;消化不良;火眼;牙痛;口疮;疮毒肿痛。瘤毛獐牙菜

柳枝

别名:杨柳条、柳条

味性:苦,寒。

归经:胃;肝经。

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黄疸;风疹瘙痒;疔疮;丹毒,龋齿;龈肿。柳枝

芦荟花
芦荟花

味性:苦;寒。

归经:肺;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咳嗽;吐血;白浊。芦荟花

芦叶

别名:芦箬

味性:甘;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治上吐下泻,吐血,衄血,肺痈,发背。芦叶

吕宋果

别名:加穵弄、宝豆、苦果、加挖弄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解毒;消肿;杀虫;止痛。主腹痛泻痢;疟疾;小儿蛔虫;刀伤出血;头疮;痔疮;蛇虫咬伤。吕宋果

绿豆粉

别名:真粉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胃;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疮肿初起,烫伤,跌扑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绿豆粉

绿豆花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解酒毒。主急慢性酒精中毒。绿豆花

绿豆芽

别名:豆芽菜

味性:甘,寒。

归经:胃;三焦经。

主治:清热消暑;解毒利尿。主暑热烦渴;酒毒;小便不利;目翳。绿豆芽

罗锅底
罗锅底

别名:金盆、金龟莲、金银盆、土马兜铃、金腰莲、曲莲、苦金盆、金龟盆、小金瓜、野黄瓜、金吊嫩黄瓜、金茨菇、土瓜内消、金腰莲金盆、苦丁板、盘莲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菌痢,肠炎,胃痛,肝炎,尿路感染,疔肿。罗锅底

马槟榔

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马金南、马金囊、山槟榔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清热解渴,催产。用于热病口渴,咽喉炎,恶疮肿毒,难产。马槟榔(图)

芒消

别名:盆消、芒硝、马牙消、英消

味性:辛苦咸;寒。

归经: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

主治: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芒消

毛叶小寒药
毛叶小寒药

别名:躲蛇生、避蛇灵、朱砂灵、躲蛇草、背蛇生、小南木香、岩蚌壳

味性:苦;微辛;微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散瘀止血;清热消食。主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腹痛;痢疾;鼻衄;痔疮出血。毛叶小寒药

猕猴桃
猕猴桃

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木子、猕猴梨、羊桃、毛叶猕猴桃、大红袍、大零核、猴仔梨、杨桃、绳梨、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绳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肾;胃;胆;脾经。

主治:解热,止渴,通淋。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猕猴桃(图)

蜜柑草

别名:夜关门、地莲子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消食止泻,利胆。主治小便失禁,淋病,黄疸型肝炎,吐血,痢疾。外用治外痔。蜜柑草

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

别名:贯众、贯仲、绵马、野鸡膀子、牛毛黄

味性:苦,微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驱虫,止血。绵马贯众

绵毛金腰
绵毛金腰

味性:甘;寒。

归经:肺、胃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收敛、活血通络。主用于臁疮,烫火伤,跌打损伤。绵毛金腰

木槿叶
木槿叶

味性:苦;寒。

归经:心;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赤白痢疾;肠风;痈肿疮毒。木槿叶

南板蓝根
南板蓝根原生态南板蓝根

别名:大蓝根、大青根、土板蓝根、蓝靛根、板蓝根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温病发斑,丹毒;流感,流脑。南板蓝根

南板蓝叶

别名:蓝靛叶、靛叶、大青叶

味性:味苦;咸;性寒。

归经:归肺;胃;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温热病;高热头痛;发斑;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丹毒;猩红热;麻疹;咽喉肿痛;口疮;痄腮;淋马结炎;肝痈;吐血;衄血;牙龈出血;崩漏;疮疖;蛇虫咬伤。南板蓝叶

南瓜藤
南瓜藤

别名:番瓜藤、盘肠草

味性: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入肝;胃;肺经。

主治:清肺,和胃,通络。治肺结核低热,胃痛,月经不调,烫伤。南瓜藤

南沙参
南沙参原生态南沙参南沙参南沙参

别名:沙参、知母、白沙参、苦心、识美、虎须、白参、志取、文虎、文希、羊婆奶、泡参、面杆杖、桔参、泡沙参、稳牙参、保牙参、土人参

味性:甘,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南沙参

牛奶莓

别名:红腺悬钩子、高脚红毛饭消扭、虎泡、七月泡、灯笼泡、马泡、红刺苔

味性:苦;寒。

归经:肝;肾;胃经。

主治:主治妇女产后寒热,腹痛,食欲不振。牛奶莓

别名:鹭、水鸮、江鸥、海鸥、江鹅、信凫、钓鱼郎、笑鸥、赤嘴鸥、小康满、水鸽子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养阴润燥;止渴除烦。主病后阴液损伤;余热未清;口渴咽干;烦燥不眠;大便秘结。

别名:光旁

味性:甘;寒。

归经:入心、脾、胃经。

主治: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主热病烦渴;吐衄;下血。

偏翅唐松草

别名:南马尾连、马尾连、马尾黄连、土黄连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胃;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泻痢;黄疸;白带;风火牙痛;目赤肿痛;疮疡肿毒。偏翅唐松草

萍蓬草根
萍蓬草根

别名:水栗子、水栗草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肝;肾经。

主治:补虚,健胃,调经。治病后体弱,消化不良,月经失调。萍蓬草根

蒲公英
蒲公英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凫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荚、仆公罂、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鹁鸪英、白鼓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奶汁草、残飞坠、黄狗头、卜地蜈蚣、鬼灯笼、羊奶奶草、双英卜地、黄花草、古古丁、仆公英、真痰草

味性:苦甘,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蒲公英(图)

朴消

别名:朴硝石、消石朴、海末、朴硝、盐消、皮消、水消、海皮硝、毛硝、朴消石、海皮消、毛消

味性:辛苦咸,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朴消

普洱茶
普洱茶普洱茶

别名:普雨茶、大叶茶、普茶

味性:苦涩,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水,消食醒神。主治神疲多眠,头痛,目昏,小便不利,解酒毒。普洱茶

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

味性:苦;甘;涩;寒。

归经: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敛疮止痛;止血。主肉食积滞;酒后口渴;口糜;咽痛;外伤出血。普洱茶膏

蜣螂
蜣螂

别名: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蛣蜣、天社、转丸、弄丸、推丸、胡蜣螂、推车客、推屎虫、黑牛儿、大乌壳硬虫、夜游将军、屎蜣螂、滚屎虫、车屎客、大将军、触角牛、铁角牛、天水牛

味性:咸,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解毒,消肿,通便。用于疮疡肿毒,痔漏,便秘。蜣螂(图)

青藏虎耳草

别名:松吉斗[藏名]、松吉斗、松吉蒂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清肝胆热;健胃。主肝炎;胆囊炎;流感发烧;消化不良。青藏虎耳草

青木香
青木香青木香

别名:土青木香、青藤香、蛇参根、独行根、马兜铃根、兜零根、云南根、独行木香、土木香、百两金、土麝、铁扁担、痧药、木香、理木香、兜铃根、独行根云南根、野木香根、水木香根、白青木香、天仙藤根

味性:辛苦,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平肝止痛,解毒消肿。用于眩晕头痛,胸腹胀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青木香(图)

人参叶
人参叶原生态人参叶人参叶

别名:参叶、人参苗

味性:苦甘,寒。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角暑清热;性津止渴。主暑热口渴;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消渴;肺燥干咳;虚火牙痛。人参叶(图)

软枣子
软枣子

别名:软枣、猿枣、圆枣、藤瓜、藤梨果、猕猴梨、藤梨

味性:甘;微酸;微寒。

归经:胃经。

主治:滋阴清热;除烦止渴;能淋。主热病津伤或阴血不足;烦渴引饮;砂淋;石淋;维生素C缺乏症;牙龈出血;肝炎;多作滋补营养剂。软枣子

三颗针

别名:钢针刺、刺黄连、铜针刺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三颗针

山大黄

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

味性:苦;性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泻热解毒;凉血行瘀。主湿热黄疸;痢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山大黄

山麦冬
山麦冬

味性:甘、微苦,微寒。

归经:归心、肺、胃经。

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山麦冬

山乌龟
山乌龟

别名:地乌龟、吊金龟、金线吊乌龟

味性:苦;寒。

归经:胃;肝经。

主治: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主胃痛;痢疾;咽痛;跌打损伤;疮疖痈肿;毒蛇咬伤。山乌龟

山银柴胡
山银柴胡

味性:甘,微寒。

归经:肺;肝;胆;肾;胃经。

主治:清热凉血。用于阴虚潮热,久疟,小儿疳热。山银柴胡

蛇莓根
蛇莓根

别名:三皮风根、蛇泡草根

味性:苦、甘;寒。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热病,水儿惊风,目赤红肿,痄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热毒疮疡。蛇莓根

十大功劳叶
十大功劳叶原生态十大功劳叶十大功劳叶

别名:功劳叶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补虚,止咳化痰。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心烦,目赤。十大功劳叶

食盐

别名:盐、咸鹾

味性:咸,寒。

归经:入胃、肾、大小肠经。

主治:涌吐,清火,凉血,解毒。治食停上脘,心腹胀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齿龈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疮疡,毒虫螫伤。食盐

秫米

别名:众、秫、糯秫、糯粟、黄糯、黄米

味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安神;解毒敛疮。主疟疾寒热;筋骨挛急;泄泻痢疾;夜寐不安;肿毒;漆疮;冻疮;犬咬伤。秫米

水麻tiao

别名:藏氏蓼、凹叶蓼、水犁壁草、火烫草、拉拉草、红降龙草

味性:苦;辛;性寒。

归经:胃经。

主治:祛风清热;活血止痛。主风热头痛;咳嗽;癌疹;痢疾;跌打伤痛;干血痨。水麻tiao

水棉花

别名:满天星、花升麻、绿升麻、野棉花、五匹马

味性:苦涩,寒。

归经:大肠;心;胃经。

主治:清热除湿;活血祛瘀。主痢疾;淋病;风湿性关节痛。水棉花

水蛇
水蛇

别名:公蛎蛇、水游蛇、水炎链、半纹蛇

味性:味甘;咸;性寒。

归经:肝;胃;心经。

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痢。主消渴;烦热;口干;毒痢。水蛇(图)

四川苦丁茶

别名:苦丁茶

味性:苦;微甘;性微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主头痛;齿痛;咽痛;唇疮;耳鸣;目赤;咯血;暑热烦渴。四川苦丁茶

糖芥
糖芥

别名:冈托巴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健脾和胃;利尿强心。主脾胃不和;食积不化;及心力衰竭之浮肿。糖芥

天葵子
天葵子天葵子

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紫背天葵子、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野乌头子、鸡腿、散血珠、天葵根、紫背天葵草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疠,毒蛇咬伤。天葵子(图)

甜瓜蒂
甜瓜蒂

别名:瓜蒂、瓜丁、苦丁香、甜瓜把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归脾;胃;肝经。

主治:涌吐痰食;除湿退黄。主中风;癫痫;喉痹;痰涎壅盛;呼吸不利;宿食不化;胸脘胀痛;湿热黄疸。甜瓜蒂

甜瓜子
甜瓜子

别名:甘瓜子、甜瓜仁、甜瓜瓣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散结,消瘀,清肺,润肠。治腹内结聚,肠痈,咳嗽口渴。甜瓜子

铁蕨鸡

别名:大羽新月蕨、散血莲、散血连

味性:苦,寒。

归经:心;胃经。

主治:通经活络;理气化湿。主月经不调;痢疾;气滞胃痛;劳伤疼痛。铁蕨鸡

铁锈

别名:铁衣、铁线粉

味性:辛;苦;寒。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镇心平肝。治疗疮肿毒,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痫病。铁锈

桐叶千金藤

别名:毛千金藤

味性:辛;苦;性寒。

归经:肺;胃;大肠;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主痈疖疮毒;咽喉肿痛;痄腮;风湿痹痛;痢疾;头痛;胃痛;劳伤疼痛。桐叶千金藤

秃疮花

别名:秃子花、勒马回[陕西]、勒马回、兔子花

味性:苦;寒。

归经:肺;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用于扁桃体炎,牙痛,淋巴结结核;外用治头癣,体癣。秃疮花

王瓜根

别名:吊瓜、土瓜、苦瓜莲、土瓜根、堵拉、耗子枕头、土花粉、山苦瓜、赤雹子、马雹儿子、土瓜仁

味性:苦,寒。

归经:归大肠;胃经。

主治:泻热,生津,破血,消瘀。治热病炳渴,黄疸,热结便秘,或小便不利,经闭,症癖,痈肿。王瓜根

望江南

别名:羊角豆、山绿豆、假决明、狗屎豆、假槐花、金花豹子、金豆子、野扁豆、凤凰花草、黎茶、喉百草、大羊角菜、头晕菜、猪骨棉、大更药、大夜明、夜关门、山咖啡、飞天蜈蚣、铁蜈蚣、凤凰草、豆荚草、土蚕菜、草旃那、藜茶

味性:苦;寒。

归经:肺;肝;胃经。

主治:肃肺,清肝,利尿,通便,解毒消肿。主咳嗽气喘,头痛目赤,小便血淋,大便秘结,痈肿疮毒,蛇虫咬伤。望江南

蕹菜
蕹菜

别名:空心菜、藤藤菜、蕻菜、瓮菜、空筒菜、无心菜、水蕹菜、蕹、水雍菜

味性:甘;寒。

归经:肠;胃经。

主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痔疮,痈肿,折伤,蛇虫咬伤。蕹菜

乌蔹莓
乌蔹莓

别名:母猪藤、红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拔、茏葛、龙尾、虎葛、五叶莓、笼草、乌蔹草、五爪龙草、赤葛、赤泼藤、五叶茑、血五甲、过山龙、绞股兰)、猪婆藤、五爪藤、鸡丝藤、五爪金龙、小母猪藤、地老鼠、铁散仙、酸甲藤、五甲藤、铁称陀、五爪龙藤、钦称陀、五将草、过江龙、地五加、野葡萄藤、老鸦眼睛藤、老鸦藤、黄眼藤、止血藤、五爪绒

味性:苦酸,寒。

归经:心;肝;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热毒痈肿;疔疮;丹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白浊;尿血。乌蔹莓(图)

西瓜皮
西瓜皮西瓜皮

别名:西瓜翠、西瓜翠衣、碎秋、西瓜青

味性:甘、淡,寒。

归经:入心、胃经。

主治:清热;解渴;利尿。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西瓜皮(图)

狭眼凤尾蕨

味性:苦;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止痢;收敛止血。主泄泻;痢疾;外伤出血。狭眼凤尾蕨

鲜黄连

别名:毛黄连、细辛幌子、假细辛、洋虎耳草、常黄连、铁丝草、朝鲜黄连

味性:苦,寒。

归经:胃;大肠;肺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赤白痢疾;脘胁疼痛;呕吐;吞酸;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咽痛喉哦;痈疽疔疮。鲜黄连

香蕉根

别名:甘蕉根、大蕉根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胃经。

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热病烦渴;血淋;痈肿。香蕉根

向日葵根

别名:葵花根、向阳花根、朝阳花根

味性: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归胃;膀胱经。

主治:治胸胁胃脘作痛,二便不通,跌打损伤。向日葵根

小果皂角

别名:小皂角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驱虫;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小果皂角

小龙胆草

别名:青鱼胆草、雪里梅、小内消、细龙胆、凤凰花、小雪里梅、寒风草、小青鱼胆、小酒药花根、星秀花、血龙胆、青鱼胆、疔药、小龙胆、傍雪开、龙胆草、胆草、穿山七、九月花、草龙胆

味性:苦;性寒。

归经:心;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喘;痨嗽痰血;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小龙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