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入脾经的中药列表/7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犁头草
犁头草

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紫金锁、紫花地丁、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地丁草、紫地丁、紫花地下、羊蹄甲、犁烨尖

味性:苦、微辛,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犁头草(图)

犁头尖
犁头尖

别名:犁头七、犁头草、土半夏[福建、广西、云南]、三步镖、三角蛇、坡芋、老鼠尾、小野芋、野附子、小独角莲、芋头草、大叶半夏、土半夏、三角青、山半夏、小独脚莲、土巴豆、药狗丹、芋头七、百步还原、金半夏、百步大兴安岭原、独脚莲、耗子尾巴、山茨菇、犁头半夏、观音芋、野芋蛋、野芋荷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痈,疗疮,瘰疬,疥癣。犁头尖

黎豆

别名:虎豆、狸豆、巴山虎豆、鼠豆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益气;生津。主消渴。黎豆(图)

篱栏子

别名:茉栾藤、鱼黄草、何首乌、广西百仔、犁头网、篱网藤、蛤仔藤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利咽;凉血。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乳蛾;尿血;包性眼结膜炎;疮疥。篱栏子

李根

别名:山李子根、李子树根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消渴,淋病,痢疾,丹毒,牙痛。李根

李根皮

别名:甘李根白皮、李根白皮

味性:苦咸,寒。

归经:肝;脾;心经。

主治:清热,下气。治消渴心烦,奔豚气逆,带下,齿痛。李根皮

李树叶

别名:李叶

味性:甘;酸;平。

归经:胃;脾;肺经。

主治:治小儿壮热,惊痫,水肿,金疮。李树叶

李子
李子

别名:李实、嘉庆子、山李子、嘉应子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清热;生津;消积。主虚劳骨蒸;消渴;食积。李子

鲤鱼肠

味性:苦,凉。

归经:脾经。

主治:解毒;敛疮。主聤耳;痔瘘;肠痈。鲤鱼肠

鲤鱼鳞

味性:甘;咸;寒。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散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带下,瘀滞腹痛,痔漏。鲤鱼鳞

鲤鱼皮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安胎;止血。主胎动不字;胎漏;骨鲠。鲤鱼皮

鳢鱼

别名:蠡鱼、鲖鱼、蜾、鲡、鯣、黑鳢鱼、玄鳢、文鱼、黑鲤鱼、黑鱼、乌鱼、黑火柴头鱼、蛇皮鱼、乌棒、活头、鲷鱼、鳏、乌鳢、活头才鱼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肺;肾经。

主治:补脾,利水。治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鳢鱼(图)

荔枝根

味性:微苦;涩;温。

归经:胃;脾;肾经。

主治:治胃寒胀痛,疝气,遗精,喉痹。荔枝根

栗子
栗子

别名:板栗、栗果、大栗、木巽)子、(木奄)子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栗子

莲衣

别名:莲皮

味性:涩;平;微苦。

归经:心;脾经。

主治:收涩止血。主吐血;衄血;下血。莲衣

廉姜

别名:葰、姜汇、山姜、姜活、见秆风、座杆、剑杆、大杆、姜叶淫羊霍、绥、箭杆风、小良姜、姜叶淫羊藿、九连姜

味性:辛,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廉姜

鲢鱼
鲢鱼

别名:鲸鱼、白鱮、白脚鲢、鲢子、白鲢、洋胖子、白叶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益气;利水。主久病体虚;水肿。鲢鱼

镰形棘豆

别名:大夏[藏名]、达哈

味性:苦,凉。

归经:入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生肌疗疮。主治高热,便血,红白痢疾,炭疽。外用治刀伤。镰形棘豆

两色乌头

味性:苦;温。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两色乌头

两头尖
两头尖

别名:红背银莲花、红被银莲花

味性:辛,热。

归经:归脾经。

主治: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两头尖

鹩哥舌
鹩哥舌

别名:鹩哥利、鸟舌草、了哥舌、利尖草、白花蛇舌草

味性:淡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消积;除胀;散瘀;解毒。主小儿疳积;潮热;疮疖痈疽;跌打肿痛;毒蛇咬伤。鹩哥舌

鳞叶藓

别名:多枝鳞叶藓、长叶鳞叶藓

味性:淡;凉。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止血敛疮。主外伤出血。鳞叶藓

灵寿茨

别名:降龙木、黑果木、龙须木

味性:甘辛,平。

归经:心;脾;胃经。

主治:利水解毒。主水肿;臌胀;无名肿毒;毒蛇咬伤。灵寿茨

灵芝
灵芝原生态灵芝灵芝灵芝

别名: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赤芝、红芝、万年蕈、三秀、茵、芝

味性:甘,平。

归经:肺;心;脾;肾经。

主治:滋补强壮。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灵芝

岭南铁角蕨

别名:肥蕨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止血;消疳。主感冒;咳嗽;痢疾;蜈蚣咬伤;外伤出血;小儿疳积。岭南铁角蕨

柃木

别名:细叶菜、海岸柃、吹木叶、硐龙络、钓茄子、细叶茶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膀胱经。

主治:祛风清热;利水消肿;止血生肌。主风湿痹痛;腹水膨胀;发热口干;疮肿;跌打肿痛;创伤出血。柃木

铃当子

别名:小牵牛花

味性:甘;寒。

归经:脾经。

主治:泻下,逐水。治大便秘结,食积。铃当子

别名:菱角、水菱角、风菱、蕨攗、水栗、芰、芰实、水菱、菱、沙角、菱实

味性:甘,凉。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生食: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益气,健脾。

菱叶山蚂蝗

别名:小粘子草

味性:苦;温。

归经:脾;肝经。

主治:散寒解表;止咳;止血。主风寒感冒;咳嗽;刀伤出血。菱叶山蚂蝗

硫黄
硫黄硫黄

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石流黄、石留黄、硫黄、昆仑黄、黄硇砂、石硫黄、流黄、黄英、烦硫、石亭脂、九灵黄童、山石住、将军、白硫黄、硫黄花、硫黄粉

味性:酸,温。

归经:入肾、脾经。

主治:壮阳,杀虫。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硫黄(图)

龙船乌泡

别名:乌泡天、八月泡、狗屎泡、羊鸟树、过江龙、乌泡、乌莓

味性:涩;甘;凉。

归经:脾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感冒发热,痢疾,热淋,口疮,劳伤吐血,跌打肿痛,牙痛。龙船乌泡

龙骨莲

别名:水龙骨、子母莲、野藕

味性:甘;苦;微寒。

归经:脾经。

主治:滋阴清热。主劳伤虚损;阴虚发热;盗汗;外敷。龙骨莲

龙眼核

别名:桂圆核仁、圆眼核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脾;膀胱经。

主治:止血,定痛,理气,化湿。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疬,疥癣,湿疮。龙眼核

龙眼树皮
龙眼树皮

味性:苦;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杀虫消积;解毒敛疮。主疳积;疳疮;肿毒。龙眼树皮

楼梯草

别名:细水麻叶、石边采、赤车使者、半边山、半边伞、到老嫩、冷子草、冷水草、龙含珠、上天梯、海马含珠、水芝麻叶、惊风草、大伞花楼梯草、拐枣七

味性:微苦;性微寒。

归经:大肠;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主赤白痢疾;高热惊风;黄疽;风湿痹痛;水肿;淋证;经闭;疮肿;痄腮;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骨折。楼梯草

漏斗瓶蕨

别名:热水莲

味性:淡;涩;平。

归经:入脾、胃二经。

主治:健脾开胃;止血。主消化不良;外伤出血。漏斗瓶蕨

漏篮子

别名:木鳖子、虎掌、漏篮

味性:辛;性热。

归经:脾经。

主治:温中散寒;生肌排脓。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漏篮子(图)

露蕊乌头

别名:罗砧巴

味性:辛,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驱风镇痛。根:治关节疼痛。花:治麻风。叶:内服驱虫;碾末撒布,治疥癣。露蕊乌头

芦荟根

味性:味甘;淡;性凉。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化瘀。主小儿疳积;尿路感染。芦荟根

芦荟花
芦荟花

味性:苦;寒。

归经:肺;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咳嗽;吐血;白浊。芦荟花

芦子藤

别名:叶子兰、芦子兰、苎叶蒌、野胡椒、大麻疙瘩、、思茅野萎

味性:辛;温。

归经:肺;心;肝;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除湿通络。主感冒风寒;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芦子藤

鸬鹚肉

别名:水老鸦、摸鱼公、鱼鹰)、鷧、鱼鹰

味性:味酸;咸;性寒。

归经:脾经。

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腹大。鸬鹚肉

卤地菊
卤地菊

别名:黄花龙舌草、龙舌三尖刀、龙舌草、三尖刀、黄花冬菊、黄野蒿、黄花龙舌花、尖刀草、黄花蜜菜、瘠草

味性:味甘;淡;性凉。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喉蛾,喉痹,白喉,百日咳,肺热喘咳,鼻衄,痈肿,疔疮。卤地菊

橹罟子

别名:露兜子、竻波罗、假菠萝、山波罗、野菠萝、勒角子、婆锯勒子

味性:味辛;淡;性凉。

归经:肾;脾;肝;胃经。

主治: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主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橹罟子

鹿耳翎

别名:鹿耳苓、鹿耳草、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羊仔菊、臭灵丹、辘轴风、四方根、羊耳三稔、陆续消、六耳消、土防风、六盘金、羊毛草、六角草、毛六猖、八面凤、辅轴风、八棱锋、八面锋、六角仙、羊仔草、狗咬癀、洋桃瓣、丝肚草、鹿都草、劳毒草、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四方艾、三面风、六耳棱

味性:辛,温。

归经:入肺、脾、膀胱三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滞,散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身疼,腹痛泻痢,风湿关节痛,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疔痈瘰疬,湿毒瘙痒。鹿耳翎

鹿藿

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鹿豆、荳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蔨、乌眼睛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凉血,解毒。治头痛,腰疼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流注。鹿藿(图)

鹿藿根

味性:味苦;性平。

归经:大肠;脾;肺经。

主治:治小儿疳积,妇女痛经,瘰疬,疖肿。鹿藿根

鹿脂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风润腩;解毒消肿。主头风风痹;皮肤痒痛;痈肿疮毒。鹿脂

蕗蕨

味性:苦;涩;凉。

归经:入心、脾二经。

主治:解毒清热;生肌止血。主水火烫伤;痈疖;肿毒;外伤出血。蕗蕨

鹭肉

别名:白鹭、春鉏、鹭鸶、白乌、丝禽、雪客、一杯鹭、小白鹭、白鹭鸶

味性:味咸;性平。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益气。主脾虚赢瘦;食欲不振;大便泄泻;脱肛;崩漏。鹭肉

驴骨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补肾滋阴;强筋壮骨。主小儿解颅;消渴;历节风。驴骨

驴乳

味性:甘,寒。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治消渴,黄疸,小儿惊痫,风热赤眼。驴乳

驴蹄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解毒消肿。主痈疽疮疡。驴蹄

驴蹄草

别名:驴蹄菜、立金花、马蹄叶、马蹄草

味性:辛、微苦,凉。

归经:脾,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中暑,尿路感染;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驴蹄草

驴头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脾;肝;肾经。

主治:祛风止痉;解毒生津。主中风头眩;风瘫;消渴;黄疸。驴头

驴脂

别名:驴膏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咳嗽;疟疾;耳聋;疮癣。驴脂

吕宋果

别名:加穵弄、宝豆、苦果、加挖弄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解毒;消肿;杀虫;止痛。主腹痛泻痢;疟疾;小儿蛔虫;刀伤出血;头疮;痔疮;蛇虫咬伤。吕宋果

绿包藤

别名:小赖藤、千里找根、发冷藤、绿藤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止痢;截疟。主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痈疖肿毒;痢疾;疟疾。绿包藤

绿豆花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解酒毒。主急慢性酒精中毒。绿豆花

罗汉果
罗汉果

别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金不换、罗汉表、裸龟巴

味性:甘,凉。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清肺润肠。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罗汉果(图)

罗勒
罗勒

别名:零陵香[华东]、九层塔、香草、鸭香、省头草、矮糠、香佩兰[江苏]、兰香、香菜、翳子草、千层塔、香花子、家佩兰、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野金砂、鱼香、薄荷树、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零陵香、铃铃香、铃子香、香佩兰

味性:辛,温。

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罗勒(图)

萝芙木茎叶
萝芙木茎叶

味性:苦;性凉。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降压。主咽喉肿痛;跌打瘀肿;毒蛇咬伤;高血压。萝芙木茎叶

骡宝
骡宝

味性:甘微咸,平。

归经:心;肺;脾经。

主治:定惊解毒,清热化痰。治小儿急惊风、痰热内蕴及癫狂谵语。骡宝

骆驼肉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气血;壮筋骨;润肌肤。主外病虚损;顽麻风痹;肌肤不泽。骆驼肉

落花生

别名:花生、落花参、番豆、土露子、长生果、落地松、地豆、落地生、土豆、及地果、南京豆、番果、地果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落花生

落葵
落葵

别名:藤罗菜、藤七、红藤菜、藤菜、滑菜果、潺菜、寸金丹、胭脂菜、胭脂豆、软姜子、粘藤、白虎下须、猴子七、薛葵、蘩露、承露、天葵、藤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紫草、燕脂豆、木耳菜、藤露、紫葵、紫豆藤、软藤菜、滑腹菜、红鸡屎藤、葵、繁露、染绛子、荞菜七、篱笆菜、软姜菜

味性:甘酸,寒。

归经:入心,肝,脾,大、小肠经。

主治: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落葵

麻布七

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七连环、破布七、碎骨还阳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肝;肺;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麻布七

麻口皮子药

别名:皮子药、总管皮、满山香、山胡椒、四皮麻

味性:辛,温。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祛风散寒,解毒镇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牙痛,毒蛇咬伤。麻口皮子药

麻妹条叶

味性:辛;平。

归经:脾;肝经。

主治:止血生肌。主刀伤出血。麻妹条叶

麻叶绣球果

味性:辛,微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理气和中。主脘腹胀痛。麻叶绣球果

马鞍藤
马鞍藤

别名:厚藤、海茹藤、二裂牵牛、红花马鞍藤、马蹄草、鲎藤、二叶红薯、狮藤、马蹄金、海薯、走马风、马六藤、白花藤、海薯藤、沙藤、沙灯心

味性:辛;苦;微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消痈散结。主风湿痹痛;痈肿;疔毒;乳痈;痔漏。马鞍藤

马雹儿

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

味性:味甘;苦;性凉。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马雹儿

马槟榔

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马金南、马金囊、山槟榔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清热解渴,催产。用于热病口渴,咽喉炎,恶疮肿毒,难产。马槟榔(图)

马齿

别名:马牙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脾经。

主治:镇惊熄风;解毒止痛。主小儿惊痫;疔疮痈疽;龋齿疼痛。马齿

马刀肉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明目。主消渴;目昏;妇人劳损下血。马刀肉

马骨

味性:甘,凉。

归经:脾;肾经。

主治:醒神;解毒敛疮。主嗜睡;头疮;耳疮;臁疮;阴疮;瘭疽。马骨

马蓼
马蓼

别名:大蓼、墨记草、春蓼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发汗除湿;消食;杀虫。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伤食泄泻及肠道寄生虫病。马蓼(图)

马蔺根

味性:平;甘。

归经:脾;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痹,痈疽,风湿痹痛。马蔺根

马蔺花

别名:剧荔花、蠡草花、马楝花、潦叶花、旱蒲花

味性:咸酸微苦,凉。

归经:归胃;脾;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马蔺花

马蔺子

别名:蠡实、荔实、马楝子、马莲子、马帚子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脾;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马蔺子

马鬐膏

别名:马膏、马鬐头膏、马脂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生发;润肤;祛风。主脱发;白秃疮;皮肤皲裂;偏风口㖞僻。马鬐膏

马钱子
马钱子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银、大方八、马前子

味性: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马钱子(图)

马钱子粉
马钱子粉马钱子粉

味性:同马钱子,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同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马钱子粉

马蹄甲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治崩漏带下,牙疳,秃疮,疥癣,脓疱疮。马蹄甲

马尾千金草

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捆仙绳

味性:平;淡。

归经:肝;脾经。

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湿。治跌打损伤,肌肉痉挛,筋骨疼痛。马尾千金草

麦刺藤叶

别名:鸡勾札、谢汉省、谢罕参

归经:心;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痈疽,蜂窝组织炎,毒蛇咬伤。麦刺藤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