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渣叶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布渣叶
Bù Zhā Yè
布渣叶
别名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
功效作用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滞,消化不良腹泻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目录

  1. 植物介绍
  2. 形态特征
  3. 采制
  4. 药材鉴别
  5. 药用价值

植物介绍

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 Linn

别名】 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火布麻、山茶叶

来源】 为椴树科(Tiliaceae)破布叶属植物破布树Microcos paniculata.的叶。  

形态特征

一般特性: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树皮灰黑色。幼嫩部分被星状柔毛。

叶:单叶互生,短柄,纸质,卵状矩圆形至倒卵圆形,长8~18cm,宽4~8cm,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稍偏斜,两面仅在脉上有疏毛,边缘有疏细齿,基出脉3条,侧脉每边4~6条,网脉在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7~12mm,被星状毛托叶成对,线状披针形,长约为叶柄之半。

布渣叶

花: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由多个具2~3花的小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花序分枝、花梗和萼片外面密生星状柔毛。花淡黄色,辐射对称;萼片5,匙状长圆形,长约6mm,被星状柔毛;花瓣5,长圆形,长2毫米,长为萼片的1/4~1/2;两面被短柔毛,里面基部具腺体;雄蕊多数,离生;子房上位,近球形,无毛,具短柄,柱头锥状。花期:夏月6,~8月。

果:核果近倒卵形,长约1cm,直径约7毫米,黑褐色,秃净,全缘;核有毛,3室。成熟时棕色。果期8~10月。

生态分布:全世界约 60 种,分布于非洲、印度、马来西亚。我国产2种,为破布叶和海南破布叶,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尤以广东省分布广,产量大,资源丰富,广东的阳西、湛江是主产地。

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等处灌丛中或平地路旁或疏林下,少有栽培。  

采制

全年可采收,一般夏、秋季采摘,去净枝梗,阴干,不宜曝晒,否则色变黄,质次。

药材性状完整叶片纸质,卵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15厘米,宽4~8厘米.黄绿色、枯黄色或淡黄棕色,具短柄,顶端常渐尖.基部钝圆;叶脉于叶背突出.主脉3,小脉网状,叶脉及叶柄上披星状小柔毛,叶缘具小锯齿。质脆.易破碎。气微香,味淡微酸。以净叶(叶片完整)、色黄绿、不带叶柄、无杂质者为佳。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破碎

布渣叶

。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圆形,长8~18㎝,宽4~8cm,黄绿色或黄棕色,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具细齿。基出脉3条,侧脉羽状,小脉网状。叶柄长7~12㎜。叶脉及叶柄有毛茸。气微,味淡、微涩。

以叶大、完整、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片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外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小,位于中脉下方的细胞,外壁突起呈乳头状。栅栏细胞1~2列,于中脉处中断。叶肉组织中含草酸钙棱晶较多,直径10~25μm,并有细小簇晶。中脉明显向下突出,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槽状,韧皮部包围木质部的大部分,韧皮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维管束鞘纤维几乎排列呈环状,中脉下表皮内的几层薄壁细胞挤压呈颓废状。

布渣叶中脉横切面简图(×22)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均呈多角形,垂周壁略呈波状。气孔上表皮少见,下表皮较多,不定式,副卫细胞3~5(~6)个。叶脉和网脉上有非腺毛和腺毛。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星状毛,有2~15个细胞,有的细胞具分隔,直径210~350~420μm;另一种为单细胞非腺毛,长110~380μm,直径10~20μm,平直或稍弯曲,先端尖。腺毛长30~58μm,柄单细胞,头部有5~10余个细胞,纺锤形,先端圆。

布渣叶表皮细胞(×375)1.上表皮 2.下表皮

布渣叶表皮的毛茸(×156)

1.腺毛 2.非腺毛 3.星状毛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20.0g,加乙醇加热回流2次,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加热溶解5次,滤过。取滤液分置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化铋钾、碘化汞钾及硅钨酸试液各1~2滴,立即依次产生橙红色、淡白色、灰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2.取本品粗粉2.0g,加乙醇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片上,喷溴酚蓝试液,立即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3.薄层层析。样品制备:取本品粗粉20.0g,加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30分钟,滤过,滤液用氨试液调至碱性,用氯仿振摇提取3次,分出氯仿层,蒸干,提出物用氯仿1.0ml溶解备用。吸附剂硅胶H-CMC。展开剂:氯仿:乙醇:冰醋酸(9:1:0.1)。展距:10cm。显色剂: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即显3~4个棕色色斑。  

药用价值

布渣叶薄层层析图谱 1.布渣叶

化学成份】化学成分预试表明,本品含有生物碱、有机酸、糖类、酚类和鞣质

性味归经】 淡、微酸,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滞,利湿退黄,化痰。只要用于感冒中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湿热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泄泻,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15~30g;亦可配作凉茶用。

历史】本品为岭南习用草药。中国南部常见的腋生植物,广州近郊小丘上时见之。布渣叶药用历史最早见于清•何克谏所著的岭南本草书籍《生草药性备要》,在该书中收载为了一味清热解毒且常用作茶饮的岭南中草药“破布叶”,并载其:“ 味酸,性平,无毒,解一切蛊胀,清黄气,消热毒。作茶饮,去食积。又名布渣”。其后, 道光28年 (公元1848 年) 刊行的另一部岭南本草专著《本草求原》中才以“ 布渣叶”为正名收载,曰“即破布叶,酸甘,平。解一切蛊胀 药毒,清热,消食积,黄疸。作茶饮佳。”另《广东通志》描述道:“ 破布叶出阳江阳春恩平,状如掌而绿,岭南舟人多用,香烟毒水迷客,煎汤服之立解”。其后的《岭南草药志》、《陆川本草》及两广地区的中草药手册对此均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 年版一部 )及 《 广东中药材标准 》(第一册)亦收载之。虽然各文献以不同名称为正名记载该药,但其药物来源均为同一植物,故可确认各文献记载的药物为同一药材。适合于广东湿热气候。自古以来,布渣叶在就我国岭南地区的民间广泛应用,民间常用布渣叶煎茶作夏季饮料,有解渴,开胃作用。

临床应用】现代中医临床对于布渣叶的应用较为少见,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岭南民间作茶饮料和一些企业制作保健凉茶。现代的一些中药专著对布渣都有详细记载,如《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中华本草》等。二者所载功能基本相同 , 主要功能都是清热消滞 , 利湿;但在主治方面后者除载有前者的“感冒,湿热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泄泻,湿热黄疸”外 , 还增加了“疮疡蜈蚣咬伤”症候。另二者所载性味相差甚远,前者载 : “布渣叶性味甘、淡 , 微寒” , 后者载 : “破布叶味酸、淡 , 性平”。值得进一步探讨。

布渣叶在岭南地区主要用于感冒、黄疸、腹痛、蜈蚣咬伤等症治疗。①治感冒、消化不良、腹胀:布渣叶 15 ~ 30g ,水煎服;或布渣叶、番石榴叶辣蓼各 18g ,水煎服,每日 2 剂。②治蜈蚣咬伤:布渣叶 15 ~ 30g ,水煎服 。 ③治黄疸:布渣叶 60g ,猪血 60g ,水煎服,每日 1 次,连服 6 天;或布渣叶、田基黄茵陈蒿各 15g ~ 30g ,水煎服。④治瓜藤疮:布渣叶、鸭脚木叶茅瓜莳、牢牛莳、食盐,各味适量。捣烂和牛尿炒热,乘稍凉敷患处,再用高粮粟梗煮鸭食之。⑤治热滞腹痛:布渣叶、鸭脚木皮、黄牛木叶、路兜簕根、岗梅根,各药等量。每用 120 ~ 320g ,水煎作茶饮。

广东地处岭南,“ 土卑地湿 ”,即长年气候炎热,地势较低,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地势尤其低,且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长年湿热温蒸,因此容易出现所谓的 “ 热气 ” 现象,容易出现喉咙干痛,咽喉发炎,面部长痤疮牙龈肿痛等 “ 热气 ” 表现。然而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 “ 一方草药医一方人 ” ,广东很多中草药有很好的“解热气”作用,其中布渣叶就是一味很好得保健凉茶制作原料,而且民间应用极为广泛。

①布渣叶茶:布渣叶 10g ,绿茶适量。将布渣叶和绿茶同热水瓶内,冲入开水 1000g ,当茶饮用,每日饮数次。 此茶有较好的消滞除积、和胃降逆的功效,小儿发生呃逆,常饮此茶可见效。

②布渣叶夏枯草雪梨汤:布渣叶半两,夏枯草半两,雪梨四个,木瓜一斤半,瘦肉八两,蜜枣四个,盐适量,清水八杯。洗净布渣叶、夏枯草和蜜枣,雪梨洗净后切件;木瓜去皮、去核,洗净切件;瘦肉洗净,飞水后再冲洗干净。将清水放入瓦煲内,放入全部材料煲约两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此汤水有清肝去热之作用,常饮可避免身体燥热,也适合在夏天饮用。

木棉花布渣叶桑叶水:木棉花 40 克,布渣叶 20 克,桑叶 15 克,冰糖适量。木棉花、布渣叶、桑叶,洗净,加清水 4 碗煲至将好,加入冰糖,片刻汤成,去渣饮汤。凡暑引致之各症,如暑疖疮、湿疹尿道炎、肠胃炎、小便不通畅等,饮此汤有改善。

火炭母布渣叶汤:火炭母 15 克、布渣叶 9 克、山楂 9 克、谷芽 9 克、麦芽 9 克。将药材置煲中,加清水 4 碗,以中火煎 40 分钟,浓缩成一碗温服。本品具有去腻助消化,急性肠胃炎、痢疾、湿热泄泻者,均可服用。此汤适合任何体质人士饮用。

⑤蜜刺布渣茶:布渣叶 50 克,山渣 25 克,蜜枣 4 粒。将材料连同 4 碗半水于茶煲中煲半小时。布渣叶及山渣肉均有去脂的作用,而蜜枣的作用是增加药水的甜味。这 3 种材料性质温和,男女老幼均可服用,而当中有香甜的蜜枣,更适合肥胖的小朋友减肥之用。

⑥布渣脚金鸭肾汤:布渣叶 15 克、独脚金 15 克、白萝卜 1 小个。将布渣叶、独脚金、蜜枣洗净,白萝卜去皮切厚件,备用。将鲜鸭肾洗净,但不要剥去黏附在鸭肾内壁上的一片金黄色的厚膜(称:鸭内金,俗称鸭肾衣),如果是陈肾的话就用清水浸透,洗干净备用。加水 2 大碗,先用猛火褒至水滚,然后放入所有材料,水开后改用中火褒 1 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本品适合 0 ~ 4 岁小孩饮用,能健脾开胃、去积消滞。如果宝宝呕奶、腹部胀满不思乳食、大便酸臭,可用此汤作食疗。

王老吉凉茶:本品为广州王老吉药业的品牌产品之一,王老吉凉茶就由布渣叶、仙草、蛋花、菊花金银花、夏枯草和甘草等草本植物材料,运用古方制成。

【注】目前, 布渣叶不仅为广东常用民间制作凉茶的原料中草药,而且也是许多品牌企业产品如“王老吉”、“廿十四”等凉茶的主要成分之一。随着凉茶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布渣叶的用量也将不断上升,其在广东凉茶中作用必将越显重要。 然而, 对于布渣叶的有关研究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步工作,其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布渣叶各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不完善,对于布渣叶的有效成分和指标性成分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尚未建立有关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而对布渣叶的毒理、药理与机理研究则处于空白。因此,笔者建议对布渣叶还应进行深入开展其化学成分及毒理、药理、机理研究,以便使布渣叶这一广东凉茶瑰宝得到更好、更广泛的应用,可使其进一步开发成布渣叶系列药物制剂或保健凉茶,为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