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
由暗色真菌侵入皮肤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疾病。形成肉芽肿和化脓性感染。主要侵犯四肢。农民及工人较多见,男多于女。致病菌种在中国北方以卡氏枝孢霉,南方以裴氏着色霉为多见。暗色真菌常发生于植物、土壤等处,经外伤进入皮肤而感染。开始为小丘疹,扩展形成暗红色疣状斑块,许多损害互相融 合,或扩大而形成大片皮损。有的形成溃疡,继发感染,也有的中心愈合向四周扩展。脓液检查找到棕色厚壁孢子即可确诊。培养可鉴定菌种。并发症可因瘢痕收缩、毁形影响功能,也可形成象皮肿。组织病理真皮有肉芽肿改变。巨细胞内或脓肿中可找到棕色厚壁孢子。早期损害切除、植皮,局部热疗;大片损害口服氟胞嘧啶 ,合并静滴二性霉素B,然后切除、植皮;或口服氟胞嘧啶加酮康唑,近来试用氟康唑、伊康唑有效。
|
---|
| 浅表性及皮肤性真菌病
(皮肤真菌病):
癣(皮肤)
毛孢子菌病
(毛外/毛内癣菌,头发) |
|
|
部位
| 须/ 头 ( 秃疮癣) · 体 ( 环癣, 皮癣菌疹) · 股 · 手 · 足 · 甲 ( 白色 · 甲下( 远端/ 近端)) 斗士体癣 · 颜面癣 · 叠瓦癣 · 难辨认癣 · 黄鳞癣 |
---|
| 病原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皮下、全身性及
伺机性真菌病 |
|
|
爪甲团囊菌目
| 粗球孢子菌/ 普赛德斯球抱子菌 ( 弥漫性/ 皮肤/ 肺球孢子菌病) · 荚膜组织胞浆菌 ( 皮肤/ 肺/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 · 杜氏组织胞浆菌/ 病 · 洛博芽生菌/ 病 · 巴西副球孢子菌/ 病 |
---|
| 其它
| |
---|
|
---|
|
| 白色念珠菌 ( 口腔/ 食道/ 外阴/ 皮肤/ 甲/ 甲沟/ 先天性/ 肛周/ 全身性念珠菌症, 念珠菌 疹/ 间擦疹/ 尿布疹, 芽生菌性指间糜烂) · 光滑念珠菌 · 热带念珠菌 · 葡萄牙假丝酵母 · 卡氏肺孢子虫病/ 肺炎 |
---|
|
| 曲霉菌 (曲霉菌 病/ 肿, 过敏性支气管肺/ 原发性皮肤曲霉病) · 甄氏外瓶霉/ 病 · 裴氏/ 紧密/ 疣状着色霉 ( 着色芽生菌病) · 白地霉( ( 地霉病) · 波氏足肿菌 ( 波氏阿利什利霉病) |
---|
|
---|
|
| |
---|
|
|
毛霉菌目/病
| 米根霉 · 印度毛霉 · 伞枝犁头霉 · 总状共头霉 |
---|
|
| |
---|
|
---|
|
| 比氏肠胞微孢子虫/肠脑炎微孢子虫 |
---|
|
---|
| 中孢子虫纲 | 西伯鼻孢子菌 ( 鼻孢子菌病) |
---|
| 未分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