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朱砂莲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白朱砂莲
Bái Zhū Shā Lián
别名朱砂莲、一点血、躲蛇生、毒蛇药、避蛇生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湿热痢疾泄泻脘腹疼痛咽喉肿痛肺结核毒蛇咬伤痈肿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药名

白朱砂莲

别名

朱砂莲一点血、躲蛇生、毒蛇药、避蛇生。

汉语拼音

bai zhu sha li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ristolochia tuberosa C.F.Liang et S.M.Hwang

归经

心;肺;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科属分类

马兜铃

主治

湿热痢疾泄泻脘腹疼痛;咽喉肿痛肺结核毒蛇咬伤;痈肿

生态环境

生于石灰岩隙地或山谷灌丛中。

采收和储藏

春初新芽发出前或秋后茎叶枯萎后,采挖块根,除去残茎及细根,洗净,蒸透心,晒干或烘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动植物形态

背蛇生 多年生具块状宿根的草质缠绕藤本,全株无毛。叶互生;叶柄长7-14cm;叶片三角状心脏形,生于茎下部的老叶长约12cm,宽约11cm,先端钝,基部心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都不见有露出的油点,基出脉5-7条,网脉不显著,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着生于叶腋或小枝基部;花梗长约1.5cm,基部有1片卵形小苞片;花被紫蓝色,全长约3.5cm,下部管状,长约1.5cm,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径约5mm,上部唇形,上唇向一侧压扁,长圆形,长约2cm,宽约4mm,有平行脉5条,先端钝圆而具小尖头,下唇极短;花药卵形,长约1.5mm;蕊柱体先端6裂。蒴果倒卵形,基部下延,连柄长约7cm,有斑点和纵棱6条。花期11月至次年2月,果熟期6-10月。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理气止痛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鲜品量酌加;或研末,每次-1g,每日2次。外用:适量,磨粉,酒或醋调涂。

出处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