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龙片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泼尼松龙片

拼音名:Ponisonglong Pian

英文名:Prednisolone Tablets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437

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含泼尼松龙(C21H28O5)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目录

  1. 性状
  2. 鉴别
  3. 检查
  4. 含量测定
  5. 类别
  6. 规格
  7. 贮藏
  8. 药理毒理
  9. 药代动力学
  10. 适应症
  11. 用法用量
  12. 不良反应
  13. 禁忌症
  14. 注意事项
  15.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6. 儿童用药
  17. 老年患者用药
  18. 药物相互作用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鉴别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泼尼松龙50mg),加氯仿30ml,搅拌使泼尼松龙溶解,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照泼尼松龙项下的鉴别(1)、(2)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检查

含量均匀度 取本品1 片,置乳钵中,研细,加乙醇适量,研磨,并用

乙醇分次转移至50ml量瓶中,充分振摇使泼尼松龙溶解,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另一50ml量瓶中,再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

光度法(附录Ⅳ A),在243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21H28O5的吸收系数(E1% 1cm)

为415 计算,应符合规定(附录Ⅹ E)。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含量测定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泼尼松龙

20mg),置100ml 量瓶中,加乙醇约75ml,振摇30分钟使泼尼松龙溶解,加乙醇稀释至

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另一100ml 量瓶中,再加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43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21H28O5的吸收

系数(E1% 1cm)为415 计算,即得。  

类别

同泼尼松龙。  

规格

5mg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药理毒理

肾上腺皮质皮质激素类药物。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

(2)免疫抑制作用: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细胞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

(3)抗毒、抗休克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对抗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刺激反应,减轻细胞损伤,发挥保护机体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品极易由消化道吸收,其本身以活性形式存在,无须经肝脏转化即发挥其生物效应。口服后约1-2小时血浆血药浓度达峰值,T1/2为2-3小时。在血中本品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但结合率低于氢化可的松),游离型和结合型代谢物自尿中排出,部分以原形排出,小部分可经乳汁排出。  

适应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胶源性疾病,如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严重支气管哮喘肾病综合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颗粒细胞减少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各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用法用量

用于治疗过敏性、炎症性疾病,成人开始每日量按病情轻重缓急15-40mg,需用时可用到60mg,或每日-1mg/kg,发热患者分三次服用,体温正常者每日晨起一次顿服。病情稳定后应逐渐减量,维持量5-10mg,视病情而定。  

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应用生理剂量替代治疗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应用药理剂量时,而且与疗程、剂量、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有密切关系。常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类:

1.长程使用可引起以下副作用: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

2.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欣快感、激动、谵妄、不安、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精神症状由易发生与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及以往有过精神不正常者。

3.并发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以真菌结核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各种疱疹病毒为主。

4.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有时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昏厥倾向、腹痛背痛、低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疼痛、头疼、乏力、软弱,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来疾病的复燃,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  

禁忌症

对本品及其它甾体激素过敏者禁用。下列疾病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况应权衡利弊使用,但应注意病情恶化可能:严重的精神病(过去或现在)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手术,骨折,创伤修复期,角膜溃疡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麻疹霉菌感染、较重的骨质疏松症等。  

注意事项

1.诱发感染:在激素作用下,原来已被控制的感染可活动起来,最常见者为结核感染复发。在某些感染时应用激素可减轻组织的破坏、减少渗出、减轻感染中毒症状,但必须同时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期用药后,即应迅速减量、停药。

2.对诊断的干扰:

(1)糖皮质激素可使血糖、血胆固醇血脂肪酸、血钠水平升高、使血钙、血钾下降。

(2)对外周血象的影响为淋巴细胞、真核细胞及嗜酸、嗜碱细胞数下降,多核白细胞血小板增加,后者也可下降。

(3)长期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皮肤试验结果呈假阴性,如结核菌素试验、组织胞浆菌素试验和过敏反应皮试等。

(4)还可使甲状腺131I摄取率下降,减弱促甲状腺激素(TSH)对TSH释放素(TRH)刺激的反应,使TRH兴奋实验结果呈假阳性。干扰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LHRH)兴奋试验的结果。

(6)使同位素脑和骨显象减弱或稀疏。

3.下列情况应慎用: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憩室炎、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病倾向、全身性真菌感染、青光眼、肝功能损害、眼单纯性疱疹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甲减(此时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重症肌无力、骨质疏松、胃溃疡胃炎食管炎、肾功能损害或结石、结核病等。

4.随访检查: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应定期检查以下项目:

(1)血糖、尿糖或糖耐量试验,尤其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倾向者。

(2)小儿应定期检测生长和发育情况。

(3)眼科检查,注意白内障、青光眼或眼部感染的发生。

(4)血清电解质和大便隐血。

(6)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的检查,尤以老年人为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期用药: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孕期给药可增加胚胎腭裂,胎盘功能不全、自发性流产和子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人类使用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死胎的发生率。

(2)哺乳期用药:由于糖皮质激素可由乳汁中排泄,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受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等。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权衡利弊情况下,尽可能避免使用。  

儿童用药

小儿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须十分慎重。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及糖尿病。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易加重骨质疏松。  

药物相互作用

⑴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加强其致溃疡作用。

⑵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⑶与两性霉素B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可加重低钾血症,长期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易发生低血钙和骨质疏松。

⑷与蛋白质同化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使痤疮加重。

⑸与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眼压增高。

⑹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使其引起的精神症状加重。

⑺与降糖药胰岛素合用时,因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应适当调整降糖药剂量。

甲状腺激素可使其代谢清除率增加,故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与其合用,应适当调整后者的剂量。

⑼与避孕药雌激素制剂合用,可加强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⑽与强心苷合用,可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紊乱的发生。

⑾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可致严重低血钾,并由于水钠潴留而减弱利尿药的排钠利尿效应。

⑿与麻黄碱合用,可增强其代谢清除。

⒀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并可能诱发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⒁可增加异烟肼在肝脏代谢和排泄,降低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和疗效。

⒂可促进美西律在体内代谢,降低血药浓度。

⒃与水杨酸盐合用,可减少血浆水杨酸盐的浓度。

⒄与生长激素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促生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