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劳宫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外劳宫

外劳宫经外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外劳宫 Wailaogong  

目录

  1. 类属
  2. 释名
  3. 异名
  4. 出处
  5. 定位
  6. 主治
  7. 刺灸法
  8. 文献摘录

类属

经外穴名。  

释名

此穴在手背侧,与手掌侧的劳宫穴相对,故名。  

异名

落枕穴项强。  

出处

明代《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定位

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主治

落枕颈椎病牙痛五谷不消,腹痛泄泻小儿脐风,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手背红肿疼痛,等。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艾炷灸5-10壮; 或艾条灸10-15分钟。  

文献摘录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外劳宫,奇穴,手背中央。针二至三分,灸三壮。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伸屈,小儿脐风,亦治手背红肿发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