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肺脏间质组织由胶原蛋白、弹性素及蛋白醣类构成。当肺部各种炎症反应发生时,刺激纤维母细胞分泌胶原蛋白进行肺间质组织的修补,即肺脏受到伤害后,人体自身修复的过程。但是纤维化进程失去控制后,本身即演变为肺纤维化疾病。
目录 |
病因病理
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肺纤维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不明。早期出现肺泡炎,肺泡内有浆液和细胞成分,肺间质内有大量单核细胞,部分淋巴细胞,浆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完整。进入晚期,慢性炎症已减轻,肺泡结构为坚实的胶原代替,肺泡壁被破坏,形成扩张的蜂窝肺。胶原、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分布在间质中,肺泡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基于以上病理变化,临床上多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或伴有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显示两中下肺野网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病情呈持续性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该病死亡率较高,从确诊到死亡仅3到5年。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进行性气急,干咳少痰或少量白黏痰,晚期出现以低氧血症为主的呼吸衰竭。查体可见胸廓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或捻发音。有不同程度紫绀和杵状指。晚期可出现右心衰竭体征。
诊断
1.进行性气急、干咳、肺部湿罗音或捻发音。
2.x线检查:早期呈毛玻璃状,典型改变弥漫性线条状、结节状、云絮样、网状阴影、肺容积缩小。
3.实验室检查:可见ESR、LDH增高,一般无特殊意义。
4.肺功能检查:可见肺容量减少、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
5.肺组织活检提供病理学依据。本病应注意与喘息性支气炎鉴别。
治疗
西医药治疗
(1)激素治疗:强的松30—40毫克,分-3次口服,逐渐减量至维持量,5-lO毫克,1日1次。激素治疗可能见效快,但不能长期使用。由于激素抑制人体免疫力,可能导致肺部感染从而使病情急性加重。
(2)吡非尼酮:该药已经在日本(Pirespa)、欧洲(Esbriet)、中国(艾思瑞)批准上市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每日三次,每次200-600毫克(遵医嘱)。疗程为12个月。美国和欧洲临床试验12个月后观察该药能够增加疾病无进展生存、降低死亡风险、延缓肺功能下降。日本临床数据显示对晚期病人也有一定效果。
(3)Nintedanib: 该药完成了全球临床多中心的三期试验,效果与吡非尼酮相近,但尚未批准上市。
(4)肺移植:最贵的也是最后的选项。
中医药治疗
(1)肺气虚损:咳喘声低、易疲乏,自汗畏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肺气,止咳定喘。
方药:生黄芪30克,生白术、杏仁、紫菀、款冬花、地龙各10克、防风6克,太子参15克,炙麻黄6克,生甘草6克。
(2)气阴两虚,痰淤阻肺:干咳无痰或少痰,喘息气短,动则加甚,神疲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酸膝软,舌淡红、首薄白或少苔,脉细滑或细弱。
治法:补肺滋肾,化痰活血。
方药:太子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各15克,麦冬30克,五味子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生黄芪30克,百合30克,胡桃肉15克,丹参30克,紫菀10克,川贝粉6克(冲服)。
(3)脾肾阳虚,淤血内阻:咳喘无力,动则加甚,呼多吸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面灰唇紫,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方药:熟附于10克、肉桂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泽泻,0克、生黄芪30克、丹参30克、紫菀10克、杏仁10克、地龙10克、仙灵脾10克。
预防与调养
1。注意避寒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2。避免接触病因明确的异物。
3。注意饮食营养。
4.人参、蛤蚧、川贝粉、红花、冬虫夏草适量,研粉入胶囊,适量服用,或每日食用核桃仁2-3个。体可见胸廓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或捻发音。有不同程度紫绀和杵状指。晚期可出现右心衰竭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