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大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2009年大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至4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基因片段,可以在人间传播WHO初始将此次流感疫情称为“人感染猪流感”,但随着对疫情性质的深入了解,现已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4月30日宣布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新型甲型H1N1流感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警戒级别提升至6级最高级别。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截止2010年初,此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共造成1万7千多名患者死亡。

目录

  1. 传播
    1. 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3. 易感人群
  2. 症状及诊断
    1. 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3. 其他辅助检查
  3. 诊断
    1. 疑似病例
    2. 确诊病例
  4. 处理原则
  5. 治疗
    1. 一般治疗
    2. 抗病毒治疗
    3. 其他治疗
    4. 中医辨证治疗
      1. 毒袭肺卫
      2. 毒犯肺胃
      3. 毒壅气营
    5. 出院标准
  6. 预防
    1.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2. 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如何照料?
    3. 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4. 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应该怎么办?
  7. 参看
  8. 参考文献
  9. 站外链接

传播

人类疫情现在是人际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会沾到手上和物体表面,或散播到空气中。另一人则可能吸入污染空气,或触摸受感染的手或物体表面,并有暴露风险。为避免传播疾病,人们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并且应当勤洗手

没有证实病毒在猪与人之间传播.

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症状及诊断

症状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类似流感腋温≥37.5℃),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喉咙痛流鼻涕,有时会呕吐腹泻

可发生肺炎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 病原学检查
    1. 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 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3. 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其他辅助检查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 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在无有效防护的条件下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暴露于同一环境,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体液),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2. 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国家或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RT-PCR)。
  2. 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 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处理原则

  • 疑似病例: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同时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 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抗病毒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初步药敏试验提示,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耐药。

甲型流感病毒有两种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这也是甲型流感病毒命名的基础,比如H1N1,就说建立在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基础上的。据现在所致,甲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有16种,神经氨酸酶(N)有9种,两者一组合,理论上可有144种,目前已经发现130种以上。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有特异性,可有阻止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故而有疗效。目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有3中: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前两种口服,后者静脉用。

奥司他韦应尽可能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36小时内最佳),疗程为5天。奥司他韦的成人用量为75mg b.i.d.。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 b.i.d.;体重15-23kg者,45mg b.i.d.;体重23-40kg者,60mg b.i.d.;体重大于40kg者,75mg b.i.d.。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其他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毒袭肺卫

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伴有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毒壅气营

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出院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出院标准 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出院:

  1. 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3天,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
  2. 流感样症状消失后,次日起连续2天(每天1次)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预防

针对当前甲型H1N1流感在多个国家不断蔓延的趋势,世卫组织在其网站上最新公布了公众防范甲型H1N1流感注意事项。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 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 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 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

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如何照料?

  • 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至少保持1米距离;
  • 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等遮盖物遮掩住嘴和鼻子;
  • 不管是从商店购买还是家中自制的遮盖物,都应在每次使用后丢弃或用适当方法彻底清洁;
  • 每次与病人接触后,都应该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病人所居住的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经常打开门窗保持通风;
  • 如果你所在的国家已经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按照国家或地方卫生部门的要求处理表现出流感症状的家人。

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 如果感觉不适,出现高烧咳嗽喉咙痛,应该待在家中,不要去上班、上学或者去其他人员密集的地方;
  • 多休息,喝大量的水;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
  • 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
  • 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应该怎么办?

  • 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例如自己最近去过暴发这种流感的某个国家,然后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
  • 如果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那么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生;
  • 去医院途中,用口罩或其他东西遮盖住嘴和鼻子。

参看

参考文献

  • 《协和呼吸病学》第2版.蔡柏蔷、李龙芸主编
  • 《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杨绍基、任红主编

站外链接